第二百五十七章 野鸡脖子 (第3/3页)
“连顺爷家的狗崽满月了,六个狗崽都没人要。我们就抱回来两只,打算放在家里养。”王磊兴奋的回答。
这年头,猫狗真不是啥稀罕东西,农村人家一般只养一只。如果自家猫狗下崽有多余的,也是随意送给周围人,并不会拿来卖钱。
“你们是不是闲的,家里有大黄,养那么多狗干啥?”兰花出声训斥到。
她对自家两个儿子性子很了解,干什么事情新鲜不到三分钟。如果让他们养狗,估计很快会养死,还不如送给其他人家。
“不行,我们就要养,正好和大黄作伴。养大以后,跟着大黄一起捉野兔!”
“对,我们要养大捉野兔……”
两个小家伙说啥不愿送回去,口中振振有词。
“行了,他们愿意养就养着吧,”王满银开口定下来。
自家不缺一口吃的,多养两只土狗也好,以后留着看门。随着炒瓜子生意越来越红火,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单靠大黄一个,总有顾不周全的时候。
***
两天后,王满银再次来到黄原市。
在他手中,还有几张老王五香瓜子最新包装图样,是自己婆姨亲手绘制的。
之前兰花因为学做衣服,特意买了一本图册。再后来闲着没事,便跟着图册学习描画。见婆姨有兴趣,王满银又找来几本关于绘画的书籍。这些年兰花不断学习,现在画的有模有样。当然,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图案。
所以她听了王满银想换包装的念头后,开始自己尝试设计图案,而后又用孩子们的蜡笔涂色。
最后设计出的图案效果相当不错:几粒饱满的葵花瓜子处在最中间位置,瓜子表皮的黑色纹理异常清晰。背景则是两朵卡通向日葵,周围还连带几片叶子。
来到黄原城,王满银并没有去找田福军,而是直接联系上董刚。
董刚也在几年前结婚了,现在陪老娘一起在黄原城里居住。王满银登门时,特意送上自家做的风干野兔野鸡。当然也少不了几袋五香瓜子,就当是给董刚家孩子的礼物。
这些年,他和董刚一直有来往,对对方的情况也很了解。这人原本就属于外场人,在编制厂里混的如鱼得水,现在已经成为厂里的负责人之一。
在董刚的介绍下,王满银成功见到黄原印刷厂一个名叫薛来顺的负责人。
晚上,他在黄原饭店请对方吃饭,董刚跟着作陪。
“董刚,你也知道我们厂的情况,平时主要承接其他单位的印刷任务。伱这个兄弟是私人的小买卖,找我们印刷不合规定,需要厂里审批的。没有厂长盖章,我根本没办法安排,这事儿很难办的。”喝过几杯酒后,薛来顺面带难色的开口。
难办,不代表不能办。
王满银心里非常明白,主要看表示到不到位。随着放开口子,人们的想法转变很快,现在聪明人到处都是。
上次进城时,他还听刘庆立讲过一件事情。
原西县化肥厂招工,有个老工人想把儿子安排进厂,为此特意找到厂长。那位厂长没说不行,也没说行,只是开口告诉对方:“这事儿要研究研究,才能填表”。
老工人以为十拿九稳,结果连等几个月都没见消息,反倒看不断有其他新人进工厂。
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只能求问朋友,才知道人家厂长所说是“烟酒烟酒,添手表”的意思。这位老工人恍然大悟,立刻掏钱买了块手表。几天时间不到,儿子就被安排进厂。
所以王满银不怕难办,就怕不办。
给对方倒满酒后,他开口道:“薛哥,咱们第一次打交道。以后你就知道,我是个爽快人,有啥要求你尽管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还是那句话:挣钱嘛,不寒碜。
“我和董刚是朋友,没啥要求……你说我婆姨眼皮子多浅?看人家带了个电子表,她也想买一个。我听说电子表可以显示时间,在南方很流行的。关键这东西现在属于抢手货,外边根本买不到呀。”
“薛哥,这不巧了吗!我有个朋友在黄原城专门倒腾电子表。嫂子如果想要的话,明天我找他拿一个,给你送过去。”
“这怎么好意思,”薛来顺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王满银所说的朋友就是马建平。对方除了倒腾蛤蟆镜外,也卖电子表和其他物品。上次两人面见时,马建平还要送他一块电子表,被王满银拒绝了。
在他看来,这种电子表充满了廉价感。放在后世,估计也就能卖几块钱。现在却成了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的时髦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