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七章 麝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七章 麝香 (第2/3页)

通俗:“XX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需半杆烟。”

    还有一首描写《大水塘》:“村口有口大水塘,它为全村人照相。一年三百六十张,张张都有老队长。”

    在村里,两人见到一个生产队长。

    对方和董刚很熟,听他说明来意,立刻开口道:“你们来的正好,这几天山里跑出来一群野猪,晚上连吃带拱,把村后沟里那片红薯地拱的不像样子。狩猎队上午刚进山找……你们要想去的话,我派个人带着……”

    “三叔,那可太好了!”董刚连连点头。

    打不到老虎,打两头野猪也可以。

    当然,他心里很明白,人家之所以这么热情,自然是看在姑父的面子上。

    “那行,你们等着,我拿红纸去。”说着,对方便急冲冲回家。

    “董哥,拿红纸干啥?”目送对方离开,王满银不解的询问道。

    董刚笑着开口解释:“甘水沟村附近的地形和咱们原西县不同,很多山上草木茂密,双方一旦距离太远就看不清楚。为了防止误伤,咱们要带上红纸进山。狩猎队队长和我姑父是叔伯弟兄,有他在,咱们肯定能有打野猪的机会……”

    原来如此!

    王满银再次点头,很为劳动人民的智慧而赞叹。

    生产队长返回时,还领来一个名叫杨大林的村民。

    对方在前面带路,王满银两人拿着枪紧随其后。

    进山中没多久,杨大林就拿出一个口哨猛吹起来,以此和村里狩猎队建立联系。

    ***

    山谷溪水边,一个兴奋的声音响起:“杨叔,你快过来看,这些好像是香子留下的蹄印。”

    闻言,人群中一名壮汉迅速靠前,跟着点头:

    “没错,咱们今天运气不错,遇到香子发情了。往常这些家伙都是独来独往的,只有发情时才会聚集在一起……看着蹄子印,最少有七八只。”

    “趁着天黑前,咱们看能不能追上去,如果打死几只,弄上二两当门子,卖几百块钱,就算没打到野猪,这一趟进山也没白来。”

    他叫杨全贵,是狩猎队队长。

    “杨叔,啥是香子和当门子,这么贵?”王满银惊讶出声问。

    按照对方的说法,一两差不多上百块了,这抵得上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了。

    进山没多久,他和董刚就在杨大山带领下,成功和狩猎队汇合。一路走来,王满银也算和队员们认识了。

    “香子和土鹿很像,不过个头小,一般就二十斤重。公香子肚脐眼下边有个毛囊,里边生长当门子。这玩意儿就是麝香,跟圆球一样,特别香。现在供销社有收购,一两六七十块钱,黑市上能卖一百多……”旁边董刚开口道。

    他之前曾跟着狩猎队进过山,对这些暗语也有所了解。

    王满银立刻明白过来。

    他上次在委托店里闲逛时,也见到柜台里摆放有麝香囊出售,一个标价五十块钱。当时王满银已经买了不少瓷器,怕太过于引人注意,忍痛放弃不少好东西,麝香囊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年代,麝香也是创外汇的产品之一,国外一两能卖到两千多美元,是供销社收购价的几十倍。

    可惜王满银没有这个门路,更没打算瞎折腾。

    另外麝香囊不同于古董瓷器,如果保存不好的话,放置时间太长会造成跑香,进而失去药效。

    所以王满银略微动心,随之抛之脑后。

    国内有五种麝,都出产麝香,其中原麝、林麝比较常见。

    王满银还是第一次知道,黄土高原也有麝存在。想想也正常,这处大山处在两省交界,绵延上千里地,里边连老虎金钱豹都有,存在麝类再正常不过。

    就算等下遇到朱鹮,同样不是啥稀奇事儿。

    想到这里,王满银心中一动:现在子午岭中真可能存在朱鹮的。

    资料显示,十年后科研人员在秦地南方某县发现了朱鹮,也是国内仅存的7只。

    接着在短短几十年间,朱鹮种群数量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达到数千只,创造了一个生物学上的奇迹。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现在秦地其他地方就没有朱鹮存在了。

    在后世,王满银曾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