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准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0章:准备 (第3/3页)

军中士兵并不看好这所谓的猫耳洞,猫耳洞看起来并不大,只在战壕的侧壁开一个小洞,就能躲避日军重炮?多少有些异想天开的感觉,很多人不看好,实际上朱赤和高致嵩二人也不好看猫耳洞,称赞的是猫耳洞可以囤放武器弹药,方便士兵拿取。

    至于夏远所说,日军对阵地进行轰炸、投掷炸弹,可以躲在猫耳洞内,能够有效的躲避日军轰炸。

    他们并不是太看好。

    能当上国军将领,指挥打仗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很多将领都具备各自的才能。

    在战壕侧壁挖一个洞,曾经有人想过,但面对重炮和飞机的轰炸的,他们潜意识是不认为能够躲避日军的狂轰滥炸,经验使然。

    谁能想到,只需要在战壕侧壁开一个小洞,就能躲避日军的炮击呢。

    夏远相当清楚,在后世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猫耳洞发展达到了顶峰,甚至因猫耳洞出现一批特殊的军人——猫耳洞人。

    猫耳洞是指一种与猫耳朵形状相似的防炮洞、防空洞,是一种军事上供单兵作战用的防护工事。踏进老山,者阴“两山”战区,几乎是山山有壕,壕壕有洞,洞洞有人。那壕,顺着山势纵横延伸,那洞依着壕壁挖进了山的腹地,壕如经纬,洞如猫耳。

    这种石灰岩的溶洞,石质坚硬,工事牢固,千百吨炮弹也奈何它不得。座座大山里有数千个这样的洞,敌我双方都在里边隐藏了数百数千的武装人员。最近的距离只有4、5米远,而彼此却能互为攻守。

    最大的洞能容下一个连,最小的仅能让一个人蜷起身子蹲在里边,而且还必须是体型最小的士兵。一般的猫耳洞能容纳3至4个人。我军许多战士就是常年蹲在这种阴冷潮湿的小洞内,坚守着自己的哨位。

    这些肩负重任的卫士们,把自己称为“猫耳洞人”。

    其中名气最响亮的要数被大家称为猫耳洞大王的尹国亮。

    据他的档案记载,尹国亮,30岁,排长。病历记载着他患有肠胃病,风湿性关节炎,负过两次伤,留下过脑震荡的后遗症。从1979年2月到1986年3月,他在猫耳洞里蹲了7年。

    他蹲过的每一个洞,都是条件最差的,光线昏暗,空气潮湿,洞壁四外渗着水珠,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霉味,这些东西给尹国亮带来了难以治愈的一连串病,统称为“猫耳洞症。”

    猫耳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发挥了奇效。提早的让猫耳洞降临在金陵保卫战中,虽然当下士兵觉得猫耳洞效果一般,但真正体会过猫耳洞防炮能力,就不会这么觉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月8日午后,日军第110师团从溧水方向接近雨花台。

    前方侦察兵来报,已发现日军的先头部队,大约一个中队的兵力,配置四辆坦克,沿着土路,向雨花台开进。

    “通知前方假阵地上的将士,如若日军动用炮击,立即让他们撤退,如若敌人并未炮击,而是先侦查,让他们自行开枪,吸引日军。”

    “是!”

    侦察兵离去。

    没过多久。

    前方就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隆隆的声音从前方连绵起伏的丘陵上传来,夏远站在营部门口,开启鹰眼,看到在天空盘旋的日军飞机,正在对前方发现的两块假阵地进行狂轰滥炸,以及低空扫射。

    “营座,你真是神了,随便弄的两块假阵地,日本鬼子真的上当了。”游学昌用望远镜看着,高兴地说。

    夏远却高兴不起来,事情有些出乎预料,他以为两块假阵地,能够抵挡日军两轮飞机轰炸。

    哪曾想,日军的飞机竟然分开,分别对两块假阵地进行轰炸,如此一来,日军的炮兵基本不需要出动。

    他本意是想要两块假阵地拖延日军进攻的速度。

    撸起袖子,看一眼时间。

    “还有四五个小时天才黑,日本鬼子势必会发起试探性进攻。”夏远转头,对游学昌道:“老游,你去二连阵地盯着,我去一连阵地。”

    夏远决定亲自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