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北上 (第2/3页)
本上解决问题,其他的都是没有用的。”
蔡邕看着他:“如何解决?”
唐天道:“让刘彻下罪己诏退位。”
蔡邕一愣,随即脸色大变:“博明......你......”
“老师这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上梁不正下梁歪,必须先要将刘彻逼下帝位。”唐天现在已经直呼其名,不再称呼陛下了“只有新皇上位,才能改变这一切,但是现在的我实力还是太弱,没有办法,只能等倒我有足够实力的时候。”
蔡邕叹了一口气:“博明啊,这是一条不归路啊,你想好了?”
唐天坚定的道:“我已经想好了,不成功便成仁。”
其实唐天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逼迫刘彻退位只是第一步,他真正的目的是,自己坐到那个位置,但是他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说出来了,蔡邕当场就会和他翻脸,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他慢慢认清事实,等到事不可违的时候,天下都认可他的时候,蔡邕自然就看开了。
唐天道:“老师,现在您被刘彻孤立,不如辞官与我一同北上,我将要在辽东建立学校,您就是辽东教育事业等的第一人。”
蔡邕皱眉:“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
蔡邕不知道学校是什么,但是教育他似懂非懂。
唐天解释道:“学校就是书院,与国子监相同,我要建立辽东书院和辽阳书院两大书院,而教育便是教书育人,以后哪里就有您来管理,您也可以在那里教书,谈经论道。日后辽东书院、辽阳书院将会是能够与颍川书院齐名的大汉三大书院。”
蔡邕有些心动了,颍川书院是什么地位他很清楚,这是所有学子的梦想之地,比如程昱、荀彧、荀攸、徐庶、庞统、诸葛亮、郭嘉、戏志才等等三国十分有名的人大多出自颍川书院,被誉为三国名士发源地,曹操曾在给荀彧的信中写到“汝颍之地固奇士。”汝指的是汝南,颍便是颍川了,由此可见颍川书院的地位,而唐天要在辽东打造两座与颍川书院齐名的书院,但是相比于颍川书院,辽东书院和辽阳书院底蕴就差太多了,所以唐天需要一个在儒学界中地位极高的人,蔡邕自然就成了第一人选,有这位儒学大家坐镇两大书院,至少能让两大书院达到颍川书院的七成实力。当然唐天看中的还有蔡邕背后的儒学资源。
日后与颍川书院比较时唐天可以说:“颍川书院有水镜先生,而我辽东有飞白先生,半斤对八两,相差不大。”
若是郑玄也在的话,那么他敢说辽东两大书院能与颍川书院平起平坐,当然这两位在场,那么自己的师兄王粲、阮瑀、顾雍不就可以过来帮忙了?王粲和阮瑀可都是建安七子之一,顾雍嘛更是了不得,后来在吴国出任丞相接过张昭的位置,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顾雍去世时孙权还亲自素衣吊唁,被称为“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