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60 借道回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60 借道回国 (第2/3页)

改变。”

    郭秘书连忙竖起耳朵来,毕竟这很可能就是今后的‘风向标’啊。

    “会议上就有人提出将九部的一些工厂、项目划分到其他机部里,让利益更大化。”

    “不少人都在会议上赞同。”

    “可后来,经过一番调查才发现,这事根本行不通。”

    郭秘书满脸好奇,陈老继续解释道,“我们想要将歼八、歼十的生产单独划分出来,交给三机部进行扩产扩增。”

    “可飞机的生产需要九部提供发动机,提供特殊合金,甚至有些工艺还需要九部的人来操作,以及需要大量的机床来满足生产需求。”

    “按照同志们的调查,三机部想要将歼十的生产任务承接过去,就需要将工厂的机床全部换成晨星机床,还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水星机床。”

    “至于操控机床的人,也要很多。”

    “可你觉得,三机部能在短时间内补充这么多机床吗?”

    郭秘书听了立马摇头,“首长,其他机床我不清楚,但就这水星机床,咱们国内除了九部的机床厂,照不出来第二家。”

    “是啊,就是这个问题,现在你明白了吧。”

    陈老无奈说着,郭秘书点点头,“明白了,您的意思就是,九部的奇迹不可复制。”

    陈老点点头,“除非,再出一个跟杨小涛一样的家伙。”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他们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切实际。

    “行了,你抽空去一趟,对了顺便说一下波斯飞机的事情。”

    “我估计,差不多该回国了。”

    “是。”

    另一边,杨小涛出了办公楼立马坐上吉普车往九部跑。

    在这待得时间长了,杨小涛总有种被算计的感觉。

    还是早点回去的好。

    只是杨小涛不知道,他还真被算计了,而且还是不少呢。

    一路开车回到九部,杨小涛直接往楼上跑。

    办公室里。

    刘丽雪正跟娄晓娥聊着事情。

    “晓娥,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研究院的气氛不太对劲啊。”

    刘丽雪手上拿着钢笔仔细的写着文案,这是杨小涛交给她的任务,关于汽车宣传的文案。

    李胜利找不到人帮忙,就让杨小涛出主意,然后杨小涛提了个方案,然后甩给了刘丽雪。

    谁让她是秘书呢?

    有事秘书干,不是吗?

    “研究院?没觉得啊。”

    娄晓娥正在整理着内审部提交上来的报告,过了十月一,刘书记准备开启今年的第二轮内审计划。

    这里面不仅有新的内审项目,还有复核上次内审中出现的问题,有没有切实落地。

    同时,今年要从西北的红星机械厂开始,所以他们要尽早出发,争取年前回来。

    见娄晓娥如此说,刘丽雪放下钢笔郑重说道,“你没去看看,我去了几次总觉得,研究院的人最近有些,有些沉默寡言了。”

    “啥意思?”

    “就是说话少了。”

    “说话少了有啥奇怪的,可能不想说了呗。”

    娄晓娥不以为意,刘丽雪却是觉得不一样。

    但让她说出那里不一样,她还真不清楚。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告诉杨小涛的时候,办公室的大门推开,看到杨小涛走进来。

    “总算是回来了啊。”

    刚进门,杨小涛就感慨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轻笑一声。

    她们自然知道杨小涛去了哪里,而且也猜出去的目的。

    少不了一顿批。

    现在看杨小涛这样子就知道,挨批是肯定的,但事情不会有。

    “你俩笑啥?”

    杨小涛没好气的说道,然后拿起保温杯打开就灌了两口水,“告诉你们俩啊,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再敢笑,就让你们俩天天晚上加班,还没加班费。”

    闻言刘丽雪两人连忙低头,她们可不想加班,不然怎么看电影啊。

    “杨部,刚才鹏总打来电话,让您回来后立马回一个。”

    娄晓娥连忙岔开话题,免得真给自己俩人找事干。

    “不早说。”

    杨小涛嘟囔一句,然后拿起电话拨打出去。

    很快,电话接通,里面传来鹏总的声音。

    “鹏总,我这刚从陈老那里回来。”

    “是,好,好的,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杨小涛坐在椅子上满是无奈。

    “我这奔波的命啊,就没个歇脚的时候。”

    说完起身,然后看看屋子里的两人,无奈说道,“我去趟飞机场,有啥事找李书记。”

    娄晓娥两人连忙应下,然后就看到杨小涛拿着保温杯出了办公室。

    开车来到飞机场,杨小涛就看到跑道上两架飞机正在滑行。

    正是歼八-C,在这里被称为波斯弯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