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八八回 辽西战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八八回 辽西战守 (第2/3页)

略缓冲。

    要知道。一旦放弃辽西走廊。退守山海关。这已经是大明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建奴攻破关城。就可以直接杀到北直隶。威胁北京城。或者是沿运河南下。攻入大明腹的。

    历史上大明守辽西。山海关从未受到实质性的威胁。到了后来。建奴还是绕道蒙古。从蓟镇、大同等方向破关而入。这固然也是个悲剧。却也从侧面证明了辽西走廊的防守更严密一点。

    也有人认为守辽西前出太深。既危险。又靡费钱粮。但辽东局势早就危如累卵。宁远危险。总比山海关危险更好。至于靡费钱粮。王在晋要修重关。开口就是一百万两。相当于正常年份田赋的五分之一。有这些银子。也足够在宁远等的重建一座雄城。

    辽饷逐年追加。从三百万。到五百万。再到八百万。在李彦看来。既然同样是用银子。就应该用在刀刃上。在关外设一雄城。练两万精兵。足以保证辽西无忧。山海关无忧。

    在孙承宗的据理力争之下。天启终究是选择了支持他守御辽西的战策。孙承宗也自请督师。于八月获的任命。以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辽东。经略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军务。其中自然也包括辽南与东江。

    孙承宗也保荐鹿继善、阎鸣泰、马世龙等官将。以鹿继善为赞画。阎鸣泰为辽东巡抚。马世龙为山海总兵。并奏调辽南总兵官王国兴为辽东总兵官。

    相对于新设的辽南总兵来说。辽东总兵的责权要大的多。通常会加都督府都督衔。此事孙承宗也和李彦、王国兴商议过。辽海战区的战略重心东移。骆养性掌握了大部分复辽军的主力。作为辽南总兵。王国兴手上的兵权是减少了。何况从朝廷的角度来说。此次辽南。特别是东江大捷。王国兴居功至伟。但是在辽南他已经没有了升迁的道路。虽然也能加都督衔。但职衔总不能高出李彦太多。而李彦的年龄与资历。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坐的太高。如今巡抚一方已经非常骇人。

    当然。孙承宗奏调王国兴。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军事上的需要。复辽军战功赫赫。王国兴作为军事主官。自然居功至伟。用王国兴为辽东总兵。既能在职衔上作出一定的提升。也可以为重组辽西军。守御辽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李彦对王国兴出任辽东总兵也持积极的态度。两个人合作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比较默契。王国兴也是复辽军中的核心。也差不多掌握了复辽军战略战术思想的精髓。由他提督辽西军务。辽西与辽海自然能够更好的配合。也说不定能在辽西打造一支强兵。

    王国兴虽然也有建功立业的思想。不过他更喜欢复辽军这个氛围。要是前往辽西。以辽海现在的军事形势。很难抽调出军队。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他就有些犹豫。

    倒是骆养性、巩永固比较热血。不过以他们的资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