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二七回 建车船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二七回 建车船厂 (第3/3页)

造局,建立大型的造车厂、造船厂,不仅可以提高车船建造的水平,还能够保障朝廷对车船的需求。

    针对国库空虚,可能拿不出钱来筹建工场的情况,李彦又提出官督商办的方式,可由商人集资、建厂和经营,并提出一系列的具体做法。

    如果说建厂的方案还能被接受,那么官督商办无疑让朝廷上下为之惊讶不已,他们很难想象关系到国家命脉地车船,能够交给私人来修造。

    质疑主要有三点,一是商人是不是有那样的实力,组建大规模的车船厂;二是商人的信誉问题,所谓无商不奸,他们会不会偷工减料;最后一点则是大规模的工厂,会不会带来不安全的问题?

    因为此事事关重大,又是朱由校亲自下了旨意,所以工部召集相关人等会议。

    “据下官所知,大明最好的船在福建,那并不是官厂修造的,而西洋人的船更胜过福船,那也是私人造地,如今最好地车也出自华夏机器厂,故而下官以为,车船制造,并非唯有官造,私人同样可以造!”李彦对这次会议早有准备,他给每个与会者都准备了一份调查报告,上面都有详尽的事例说明,由不得他们虚言反对。

    “你说地毕竟只是特例,”工部左侍郎王永光微微笑着摇头:“何况,福建的船厂规模也有限,至于华夏机器厂,那是李大人的才华,如今既在工部做事,何不于工部造车?”

    “下官请建车船厂,也是想在工部制造车船,”李彦看了王永光一眼,此人督建山陵,似乎也不廉洁:“不过诸位大人也都看到,官厂的耗费,比之私厂要更多,既然如此,何不由私厂制造,朝廷出银购买即可。”

    “呵呵,官造的起码不会偷工减料嘛!”王永光笑呵呵地说道。

    “大人当然不会,可底下的小吏就难说了,不过是有诸位大人监督,才能保证质量而已,”李彦不相信王永光会洁身自好,也不想在这方面刺激他。

    “官造有监督,商人好利,若是偷工减料,又当如何?”一直沉默着的工部右侍郎姚思仁板着冷脸,沉声问道。

    李彦笑了笑,对这个问题他也是早有准备:“商人好利,则必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然而若是降低质量,必为顾客所不喜,进而压价,因为精明的买家也能分辨物品的好坏。所以对商人来说,最好莫过于成本低而质量好,这应该是一位成功商人所应该追求的。”

    “商人性奸,哪里那么实诚,总是会千方百计偷工减料的!”姚思仁摇了摇头,冷声道。

    “大人说得是,”李彦点了点头:“商人中少不了有的会偷工减料,但下官以为,现在卫所、船厂造车船,若是没有诸位大人管理监督,他们也必定会偷工减料,私人造车船也同样如此,同样要接受工部的监督,我不出钱,若是不合格便不要,想来那些商人也骗不了诸位大人,若是再偷工减料,损失只能是他们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