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二回 制造火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一一二回 制造火器 (第1/3页)

    新帝即位。先后拨出二百万两白银犒军。徐光启一直忧心的军饷终于的到解决。不过建奴连续叩边。辽东局势紧张。延绥兵、浙兵。以及秦邦屏的石柱土司兵都被抽调前往。徐光启只能从各处选拔四千新兵进行操练。包括李彦操练的五百兵。

    李彦对于练兵也完全是尝试。他看了这个时代能见到的戚继光的《练兵纪实》和《纪效新书》。结合对后世军队的一些认识。提炼出一套简单的练兵方式。

    李营的操练首先是队列。前七天都是高强度的队列训练。包括排队、行进与跑步。要求士兵时时刻刻都能保持整齐的队列。

    对于明军中复杂的战阵。李彦开始只训练一种。那就是长枪阵。战技也只单练一种。那就是长枪刺杀。

    虽然戚继光的书中对练兵、作战、战技等有很多总结。也曾练出一支强兵。不过他的方法太过复杂。李彦自己都掌握不来。更别提那些招募来的流民。只能用更加简单的方法。“单恋一枝花”。以求做到最强。

    在之前的校场比武。以及稍后为了筹集粮饷而搞的比武中。李彦这种长枪阵确实暴露出很多问题。延绥骑兵的冲击、石柱土兵的灵活牵扯。都能使长枪阵发生混乱。

    但长枪阵也有很多优点。在正面冲击时。不过是骑兵还是山的步兵。即便是能赢的胜利。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长枪如林、不动如山。这是徐光启看过多次比武以后。对李营新兵的评价。作为一支新兵。这已经是极为不易的评价。

    不过。徐光启对这种长枪阵并不看好。他欣赏的是李营纪律的严明、队列的整齐。徐光启认为有此为基础。就可以练出一支强兵。

    朱常洛即位以后。徐光启的练兵工作终于能更好的进行。他这次从军器局领来了两千支噜密铳。并发给李营三百支。

    噜密铳是一种长六尺多。重七斤左右的火绳枪。有准星和照门。与李彦理解的火绳枪是用人手点燃火绳射击不同。所谓的火绳是安装在枪机上。可以预先点燃。并缓慢燃烧。在射击时。扳动枪机。使的火绳下落。便能点燃火药进行射击。而火绳则可以连续使用。

    每根噜密铳配一个装发射药的火药罐、一个装发药的发药罐。以及四根点火用的慢燃火绳。还有压实火药用的搠杖和铅弹等。

    噜密铳采用前装火药与弹丸。这就决定了装弹与射击的速度不会很快。慢燃火绳虽然可以连续射击。但极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一旦碰上阴雨。肯定无法射击。

    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噜密铳的铳尾还有钢制刀刃。可以当做马刀使用。据说这种鸟铳就是从鲁迷国。看位置应该是奥斯曼那边传过来的。

    后装!遂发!李彦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两种革命性的改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的问题。

    这是李彦第一次接触明代的火器。他很快想到。如果能造出大量更加先进的火器。是不是可以很快打败建奴?

    徐光启也有同样的想法。除了练兵。就是制器。不过他想造的是火炮。而不是火铳。相对火铳来说。明军似乎一直都是更加看重火炮。

    李彦却觉的火炮受制于移动能力。在野战中。决定胜负的可能还是火枪。至少在目前来说。火炮还不能取代火枪的近距离杀伤作用。

    “火枪的射击。必须等敌人进入射程以后。一百步内。第一层用鸟铳。第二层用快枪。第三层用火箭。再用弓箭。三十步内。收起鸟铳、弓箭。列阵短兵相搏……”徐光启担心李彦不熟悉火器。仔细叮嘱道。

    鸟铳与噜密铳类似。不过噜密铳的射程威力更大。快枪与火箭也是一种火器。徐光启说的这种战法与三段式射击很有些类似。这也是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特意强调的。其中以喇叭为号令。进行四轮齐射。然后鼓号列阵。近身肉搏。

    这套战术虽然非常完备。但是在明军战斗中。很少能够执行。往往都是敌人还在射程之外。就是一通乱射。毫无效果。等敌人进入射程以后。再装药已经来不及。

    “短兵相接。藤牌在前为第一层。狼筅为第二层。钯为第三层。快枪为第四层。即将枪柄倒充棒用。鸟铳为第五层。改用长刀。三擂三吹。三喊三进。第三进不拘阵型。尽数拥挤上前血战……”所以徐光启这样的有识之士。才会提出练兵。否则不管是远射还是近战。失去阵型就等于失去战斗力。

    作为明代中后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戚继光无疑很重视阵型的作用。事实上不管是徐光启也好。熊廷弼也好。还是后来的孙承宗等人。在治军时都强调战阵。奈何当时的明军已经腐化。他们的想法虽好。却无法的到执行。

    “大人说的是。学生回去后一定勤加练兵。”李彦拱了拱手。郑重的说道。有了这些噜密铳。他打算训练出一支火枪兵。没有人比他清楚火枪的作用。

    “如此甚好。”徐光启欣慰的点了点头:“三娃你要记着。有神器而无精甲利兵。终不可战。千筹百计。总以精兵为根本。”

    “当然。火器者今之时务。当尽用其术。以御建奴。”

    李彦点头称是:“若是能将噜密铳的射速再行提高。甚至是不间断的射击。便是建奴骑兵再厉害。也断无生路。”

    “赵常吉倒是造出过掣电铳。一铳携带四枚子铳。可以轮流发射。射击的速度大为提高。奈何制造不易。”徐光启微微叹了口气。虽说是制造不易。不过以大明的国力。若是真的要造。造个几千杆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军器的效率太差。

    李彦之前对军器有所忽略。主要是觉的造枪不易。毕竟在枪械管制的后世。他也没接触过。但他还是打算试试看。能否造出更好的火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