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一荤一素一点心,一道历史一刻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章 一荤一素一点心,一道历史一刻痕 (第2/3页)

道是因为这道菜被苏轼送回去给老百姓吃,所以叫做回赠肉吗?】

    【虽然没有听过回赠肉的故事,但我觉得苏轼肯定很早就知道怎么煮东坡肉了,总不可能村民将猪送过来之后,他忽然灵光一闪,想出来的吧?】

    何浣溪抽空看了眼手机,主要是看弹幕。

    她道:“已经有人猜出回赠肉的意思了,没错,回赠肉就是苏轼回赠给老百姓从而得名。相传在熙宁十年,苏轼赴任徐州知州,当地大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身先士卒率领禁军营亲自抗洪,跟全城老百姓一同筑堤保城!”

    “这一抗洪,就奋战了七十多个昼夜,终于保住了徐州城,百姓们无不欢呼,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百姓共存亡的好知州,于是赠送猪肉。”

    “苏轼指点家人把猪肉烧制成了红烧肉,回赠给参加抗洪的老百姓,引为一桩美谈,于是称这道菜为回赠肉。”

    何浣溪轻酌了口茶水,慢慢道:“后来在元丰三年时,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自己开荒种地,把此地称为‘东坡居士’,又亲自动手将烹饪红烧肉的经验写进了《食猪肉诗》中,但在当时并没有多少名气。”

    她风趣幽默地摊手,“接下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后来苏轼重新返回杭州任知州,带领老百姓抗洪,这一次,‘东坡肉’举世闻名。”

    【我是徐州人,主播说的是真的,城里还有专门的苏轼故居呢!我们这儿都不叫“东坡肉”,叫“回赠肉”,这是我们徐州的“东坡四珍”之一!】

    【苏轼跟洪水真有缘分,两次都抗洪,两次都得老百姓赠肉。】

    【小笼包又有什么历史典故,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了!】

    何浣溪做吃播,跟其他主播真刀真枪撸起袖子吃不一样。

    其他主播走的路子,那叫“现身说法”。

    何浣溪走的路子,那叫“隔山打牛”!

    看似是在做吃播,其实是在讲故事。

    另一方面,她在讲故事的同时,也不会忘记展示菜品。

    不得不说,节目组为了这次直播,可谓是煞费苦心、别出心裁了。

    饭堂很普通,但细节处处不普通。

    做吃播,最重要的是打光与镜头。

    节目组大手笔地直接运用摄像头3D环绕技术,打光也特意让每个饭桌头顶都有一竖灯光,可以让主播用遥控器调节角度,确保光能打在饭菜上。

    何浣溪的直播间里。

    色彩靓丽饱满的美食,仿佛还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温柔的主播用轻柔的嗓音,将菜品背后的故事缓缓诉说。

    不知道其他网友是什么感觉,反正待在这里的网友,都感觉自己饿了!

    【越看,越听,越饿!】

    【食欲大增啊,明明主播没有动口,但我就是被带起了食欲!】

    【现在就下单一份红烧茄子和东坡肉!】

    何浣溪的直播间,原本从排名第五掉到了排名第十。

    但随着她的讲解,人气又缓缓来到了第五位,已经跟第四位非常接近了。

    看其他主播的吃播,很俗,接地气。

    但看何浣溪的吃播,给人感觉很高雅,很美好。

    一道平平无奇的菜品,原来也有如此高光的时刻。

    正如何浣溪开头所说的那样——

    一道菜,便是一道传承。

    何浣溪浅酌了几口茶,润了润嗓子,悠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