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分别 (第2/3页)
村里人家知道王大柱等人没钱,没提什么与自家数额为标准的话,而是让之均化现有总数。
王大柱一群则不认为自己该占原村里人的便宜,在手里有钱后,没落下一文一厘,该补上多少,都是按照原村里人家,人户均摊的数额计算的。
在她们出游前,人户均摊就达到三百一十几两了,不说这两个多月又添了多少,就说这三百个两百···村里建设基金还真不少。
十来万两的钱,真心得好好规划。
“我也进城。”王大柱被丁雪薇看得不好意思。
“村长,我也去。”
“我也是。”
“我家也是。”
“我能一起吗?”
在众多男声里,一个突兀的女童声音掺杂。
所有人都转过视线,看向发声处。
小花让这么多眼界盯着,有些不自主,不过,村里没有恶人,大家的视线都是善意的。
“我怕存不住!”小姑娘红了脸。
话虽然含糊,这想要表达的却不少。
各家都没有让孩子们外出带回的钱充公,而娃儿们手里的田产所得也被分到孩子们手里了。
小花手里的银子至少一千七百两。
这么大数字,吃点好吃的不过分,穿点好看的也不过分。
然,过去的苦还没忘,不敢挥霍!
“我也想买些地。”王大柱的儿子在村里大家欣慰的目光里举手:“我弟妹也都买点。”
“你借钱给她们?”王大柱神情严肃。
他家姑娘不到四岁,小儿子才两岁半,孩子们的这一趟与她俩无缘。
“我买给她们,我们仨,一人二十亩。”男孩有点忐忑地搓着手指。
王大柱心头那叫一个舒服。
他们借钱压力已经够大,孩子们又没原村里孩子有眼界,丁雪薇询问他是否需要借钱给自己一行的孩子时,他果断的拒绝了。
是以,娃儿们带回的钱,是他们人生里,真正意味上的第一笔财产。
不过,因为年龄关系,这笔钱只有部分孩子有。
见识过原村里人对孩子们的态度,他们也不参与孩子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