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杀鸡儆猴 (第3/3页)
用那些礼制来压我,是担心我的本事强过男子,让你们脸上无光?”
赵青芮的话,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嬴政眼眸含笑,小闺女心眼小,不过看到赵青芮怼这些儒生,看着实在是过瘾啊。
王守荣面色涨的通红,没想到这位小公主这么伶牙俐齿。
“哼,下官不与殿下辩言,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王守荣恼羞成怒的说道。
嬴政脸上也隐隐带着怒气,“青芮说的是,这是寡人的麒麟殿,不是儒家。”
“父皇,儿臣觉得这位王大人张口闭口就是圣人言论,能做到博士,应该熟读先贤留下来的书籍吧,把他留在博士的位置上,实在是屈才了。”赵青芮揖礼道。
“嗯,本事确实不小,青芮有什么好的意见只管说。”嬴政旒冕下的双眸多了几分笑意,这丫头要拿王守荣开刀啊。
其他公子都佩服的看着赵青芮,儒家的这些人,虽然不被父皇喜爱,但是他们一个个的架子大的很,好似儒家就是诸子百家之首一样。
李斯和冯去疾也惊呆了,他们知道这位小公主聪明,但没想到她胆子这么大啊,一来就硬刚儒生,还把王守荣怼的哑口无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来历,
典故一:
元封元年,汉武帝到嵩山太室山上祭祀上天。随从的官员在山下听到有人呼“万岁”,一连呼了三声,问山上的人,都说他们没有喊,但也听见了;问山下的人,也说听到了但没有喊。于是,这个事便当作“祥瑞”记载下来了。
但一经记载,便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礼仪,后世便把臣子朝见天子称为“山呼”或“嵩呼”,并作了严格的规定。《元史·礼乐志》对“山呼”的仪式有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朝廷的司仪官高喊“山呼”,朝见的人叩头并应和着喊“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朝见便再叩头喊一遍。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又叩头,应和着喊:“万万岁!”这时,凡是指皇帝的近侍也必须鼓噪应和着大喊:“万岁”、“万万岁”。
典故二:
武则天在上朝时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众学士对答了很多句,武则天都不甚满意,直觉扫兴。这时,有位惯于溜须拍马的学士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彩烈,推为杰作。从此,“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便在朝野之上遗传推广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