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8章 部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8章 部堂 (第3/3页)

展了。

    “但是这复套之疏我却不得不上。”

    “这又是为何?”

    这段话是杨一清一定要说的,告诉张永……张永正直、也关心国家,那么他就会去和陛下讲。

    “张公公可知道,其实鞑靼虽然作战骁勇,但其实力却并不敢称强过大明。而几十年来,朝廷败多胜少,便是因为鞑靼人生于马上,长于马上,其来去如风,无可阻挡,但我大明用兵一次却要耗资百万,耗粮万石。即便如此次宁夏胜了,过不了几年鞑靼又会卷土重来。”

    张永是有几分见识的,这么一说他就懂了,“部堂的意思是,欲除边患,则必要去其根,绝其户!”

    “于边关确是这样,于朝堂则是为了陛下,陛下用兵西北其实阻力重重,若是没有复套,似宁夏这种战事,打一次两次三次也许都可以,但四次五次,便是陛下也会越发艰难。只是这剂平边患、救陛下的良药,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张永肃然起敬,“部堂真乃为国忠臣也!”

    “不敢!诚奉王事而已,”

    “部堂不必自谦,京师的事,咱家说句大话,部堂不要笑话,但有用得着的地方,请部堂开口,咱家必定竭力而为!”

    】

    杨一清心中生出几分满意,这样……倒是不错。

    “张公公高义之人,老夫怎么敢笑话?况且,老夫也确实要向公公请教一事。”

    “部堂请说。”

    “今年正月,东山先生忽然黜落,说是为新君不喜。可老夫实在不明白,陛下为何不喜东山先生?”

    照名声来说,一个明君,一个清官,怎么会厌恶?

    张永脸色稍变,他觉得有些奇怪,“部堂为何屡屡提起一个已罢之官?”

    杨一清沉着脸,缓缓说道:“老夫要向陛下求情,宽恕东山先生。”

    “不可!”

    “为何不可?”

    “先不说为何。部堂这是何苦?你在宁夏有惊天之功,再有新功封爵也并非不可能,此番求情则是徒惹陛下不快,一旦真的触怒龙颜,部堂爬冰卧雪、出生入死得来的功劳可就如梦幻泡影了!”

    杨一清六十岁的人了,岂是一般人能够劝动的,他既已下定决心,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老人家抬起头,眼神平缓却坚决,“公公觉得,若我面见陛下,却不求情,那我杨一清还配叫杨一清吗?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朝廷,也不需要那样一个杨一清。”

    张永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臣,叫他除了尊敬,便生不出其他的念头。

    只希望,京师的暗流,也能平缓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