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 (第3/3页)



    这两句话,如陈年佳酿般让一众汉臣感到如痴如醉。

    下一刻所有的汉臣,都兴奋的举起来手中的芴板,不断地敲击起掌心起来。

    芴板敲击掌心发出的声音,悦耳且响亮,萦绕在刘备的帅帐中久久不愿散去。

    这既是对糜旸的喝彩,亦是一众汉臣在表达内心中的喜悦。

    这一刻,一众汉臣看向糜旸的眼神,已经从佩服转变为崇拜。

    这就是我朝的大将军呀!

    看着众臣脸上不加掩饰的亢奋神色,刘备在郁闷了一会后,很快就笑了起来。

    生子,当如糜子晟!

    幸运的是,子晟与他亦徒亦子。

    刘备收起手中的战报,然后看向了一旁的董允。

    刘备对着董允吩咐道:“去将大将军的慎独剑取进来。”

    在得到刘备新的吩咐后,董允立刻转身朝着帐外走去,不一会儿后,董允就从帐外双手捧着慎独剑来到了刘备的数步开外。

    见董允取剑归来,刘备缓缓起身朝着董允走去。

    刘备的动作很快就吸引了帐内众大臣的注意。

    刘备在来到董允身前后,从董允的手中提起了慎独剑,而后他在众臣的注视下转身来到糜旸身前。

    刘备的行动,清晰地展露出了他的用意。

    等在糜旸身前站定后,刘备手中捏着慎独剑剑鞘上的剑带,在糜旸敬爱的目光下,将慎独剑重新悬挂在了他的腰间:

    “此剑今日是朕亲手为卿所佩,来日纵是后世之君,亦不能让你解下佩剑!”

    众臣都清楚,刘备的举动是要履行他刚才对糜旸的承诺。

    可刘备的这句话,却大大出乎了糜旸及在场众臣的预料。

    剑履上殿是帝王赐予大臣的殊荣,帝王能赐予,自然也能收回。

    刘备的这句话,却在无形中收回了后世大汉之君,剥夺糜旸身上殊荣的权力。

    而大汉有史以来,帝王若想治罪一位大臣,都必须要先剥夺他身上的荣誉,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这个政治规则,在座的大臣没有一人不懂。

    正因为懂,他们才意识到糜旸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刘备哪里是在简单的赐予糜旸剑履上殿的殊荣,他是在赐予糜旸一道免死金牌呀!

    刘备是今汉的开国之君,他的话对今汉来说,无疑等同于祖制,是最具名分的大义!

    这道免死金牌的含金量有多重,足以让任何大臣眼红。

    亦足以让糜旸感激莫名。

    糜旸想出言说些什么,但他的话语却被刘备的摇头示意所阻。

    刘备在为糜旸悬挂上慎独剑后,便伸手紧紧地握住了糜旸的手轻声说道:

    “接下来做你该做的事吧!”

    说完这句话后,刘备便跨过糜旸对着在场的大臣大声宣布道:

    “今日起,北伐军务由大将军全权主理。

    大汉兵马,亦尽归大将军一人调遣。

    见他,如见朕!”

    当刘备的这道圣旨传遍整个大帐后,大帐内在座的诸位汉臣纷纷朝着糜旸躬身行礼:

    “唯!”

    自今日起,糜旸正式执掌大汉的全部军权。

    这代表着他在大汉的权势,已经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这本来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但糜旸望着刘备的背影,眼中却有着几丝担忧浮现。

    刘备刚刚在紧握他的双手时,糜旸能够感受到刘备的些许有气无力。

    再大的英雄,也逃不过岁月的摧残。

    在汉军大营因为糜旸的到来而充满亢奋的时候,魏军大营中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这股气氛源于近来陆续逃到魏军大营中的那数千骑军。

    这数千骑军,正是从略阳县一路逃来上邽的。

    而他们的到来,也为上邽的魏军大营带来了一个噩耗——略阳丢了!

    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曹真,一度觉得这个消息有些可笑。

    假的,一定是假的!

    可在看到越来越多的逃回的骑军,都众口一词的时候,曹真直接沉默了。

    他很想亲自跑到街亭,当面询问曹彰,这仗他到底是怎么打的?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