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五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六十五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 (第3/3页)

给事中。

    若按部就班的发展,终军日后的成就定然不会低。

    但终军是个热血的年轻人。

    在进入长安第五年时,终军就自请出使匈奴,孝武帝赏识终军的胆识,又拜他为谏大夫。

    又过了数年后,终军奉孝武帝令到南越出使,因为终军出色的口才,南越王举国臣服,内属大汉,孝武帝遂令终军留驻南越。

    可惜那时南越相吕嘉不愿内属,后来孝武帝派兵二千入南越擒吕嘉,吕嘉反叛,率兵杀南越王及汉使终军等人。

    终军死的那一年,不过二十余岁。

    尽管终军很年轻就死了,但他的事迹却流传下来,数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热血的大汉青少年。

    当下谢牵将姜维比作终军,一方面是在赞赏姜维的胆气,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在威胁姜维呢?

    别忘了,不管姜维如何口吐莲花,但他与满宠现在的生命,却系在谢牵的一念之间。

    可就在满宠为姜维担忧,想着为姜维出言缓解气氛的时候,姜维却直接直视谢牵言道:“若叔父无智,我为终军又如何?

    就算我死,能让数万汉军退却吗?

    还是说,会让曹彰能够击败我大将军旸?

    我可为终军,但亦可为傅介子!”

    姜维的两句反问,说的谢牵刚刚鼓起的胆气尽丧,眼神更加流离。

    因为姜维说的是事实。

    而姜维话语最后提起的傅介子,更让谢牵投鼠忌器。

    傅介子西汉时期的凉州人士,因此相比于终军,傅介子的事迹在凉州流传更广。

    傅介子与终军一样,皆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使臣,但与终军不同的是,终军出使以巧舌为利刃,而傅介子是真的携带利刃。

    傅介子出使西域时,因为匈奴使者从中作梗,破坏大汉在西域的主权,傅介子直接率队截杀了匈奴的使者。

    在完成这一件事后,傅介子觉得这样还不够树立起大汉的威严,于是他向大将军霍光请求前去刺杀楼兰王。

    在傅介子的谋划之下,他及他的部下成功斩杀楼兰王。

    而面对着得知楼兰王死讯不断赶来的卫兵,傅介子面不改色地在他们面前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

    “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就是这么一句话,傅介子恫吓住数百卫兵,然后在数百卫兵的畏视下,大摇大摆的离开了楼兰国。

    可世人都知道,那时候恫吓住数百卫兵不敢动弹的,不是傅介子,而是站在他背后的,武威煊赫当世的大汉。

    而尽管当下姜维并未有想刺杀谢牵,但当他提起傅介子的名号后,谢牵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傅介子留下的那句名传千古的话。

    那句话再配上糜旸为大汉带来的煊赫武威,成功让谢牵感受到了畏惧。

    这一刻谢牵才意识到,站在他身前的姜维,虽未携带大量的随从。

    但他的背后实际上有着一支百战百胜的汉军在为他撑腰。

    因为姜维的背后是汉大将军糜旸。

    有糜旸在,谢牵敢动吗?

    在想到这一点后,谢牵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他看着身前的姜维,久久说不出话。

    见谢牵成功被他说的话打乱心神,姜维上前一步,对着谢牵最后劝说道:

    “叔父与杨公关系匪浅,来日曹叡可能会对叔父株连,难道叔父就不考虑这一点吗?

    而相比于曹叡,我大将军天性仁爱,对有功之臣从不吝啬奖赏。

    如小侄我。

    我初投大将军不过半年,却能得此重任前来劝降叔父,这一事足以体现大将军的心胸。

    加之凉州的局势叔父亦当清楚,当下两军正处于对峙之中,魏军最后若胜,叔父不但不会有功劳,反而会遭到清算。

    但一旦叔父能够协助大将军取胜,那么无论自身安全,还是来日功名利禄,叔父都会得到保障。

    叔父出仕多年,又岂可不明白这个道理呀!

    今我将大好机会送到叔父的手中,难道叔父还要犹豫吗?”

    当姜维语重心长地说完最后一句后,谢牵的身体彻底瘫软在坐席上。

    “我愿降!”

    第二章凌晨或早晨。

    爱你们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