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 (第3/3页)
,同样有很多限制,比如经典的错误就是:她对我微微的一笑,左手正从背后的口袋里掏着打火机。根据我的视线,应该在她的前方,而她面对着我,我如何知道她从背后的口袋里掏出的是打火机呢?配角更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主角身边,这样就少了很多表现的机会,对于能够直接刻画人物的第三人称视角,无疑薄弱了很多。
而那些布局庞大,气度恢宏的大背景小说,出场的人物往往数以双位计,如何保证每个人在主角面前出现足够的戏份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呢?足以让作者想破脑袋。所以我们能够发现,第一人称的游戏大多是射击和解迷类的,游戏中很少出现很有力的配角,只有主角在孤独的战斗着。
而第一人称的未知也成为了对情节发展的一个阻碍,因为在很多时候,一条主线并不能保证故事的发展,需要另开支线,埋伏一些伏笔,设置悬念。比如在我不到的地方,一些关于我的阴谋正在由那些幕后黑手不断的展开,正因为如此,很多关键的人物也许并不会出现在主角的面前。如何让他们在故事的发展中若隐若现,而又不抛开主角的视线,同样是个很大的难题,而更大的难题是,把这些控制在一定的字数内,不显得太过罗嗦,这也是很多作者自动放弃第一人称写作的原因。
前面说过,第一人称写起来容易,但是在场面的描述,尤其是宏大场面的描述方面,第一人称有着先天的缺失,一个大规模的场面,要很好的描写,需要的是各个方面的配合。比如声音,人物,颜色,光影等等,只用第一人称的一双眼睛,明显是表达不过来的,主角专注着攻上城楼的士兵,势必不会在意远处不断射击的弓箭手,看着漫天飞舞的箭石,必然会忽略守城士兵的调动,因为我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如何让各种元素通过我的感觉结合到一起,而不显得杂乱呢?这真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最多的情况,就是过于在乎我的感受,而使场面流于苍白和单薄了,而另一个极端却是,生硬的转到第三人称,完全抛开了文中的我。
笔者结论如下:
一、布局庞大,气度恢宏的大背景小说,字数很多的大部头小说,慎用第一人称。
二、主角语言过多的小说、配角过多或者多主角的小说,不宜用第一人称。
三、YY、**、血腥类等重视心理冲击、道德冲击的,第一人称好啊!
四、针对第一人称的单一,作者可以选择上帝式手法巧妙地切换镜头,插入其他人的视角,如《卫斯里系列》就做的很好。关键处理好视角的转换。关于这一条,好像观点还不一致。
总之,用第几人称,主要看作者的能力、小说的题材,没有绝对。有些作品甚至最适合用第二人称。
现在稍稍举例一下用第一人称写小说的作家作品,本人所知有限,大家可以补充:
许多网游小说,如《从零开始》、《蜀山》、《网游之梦幻现实》和的《网游之盗版神话》、《尸行天下》、《网游之仙剑奇侠传》;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
罗森的《阿里布达年代记》;
倪匡的《卫斯里系列》;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萧红的《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海鸣威的《永别了,武器》;
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鲁迅的一些短篇小说,如《狂人日记》、《孔乙己》;
王朔的一些小说,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几乎所有的书信体、日记体、自传体小说;
第一人称写作没众人说的那么恐怖,尝试一下,也许会有新的体会!请别再吓唬那些用第一人称的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