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秘书之路_NO25:和市委书记的见面 (第2/3页)
设,历经四年时间把G市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大局观和统筹能力、创新思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许,年仅五十二岁的他来到了吴佥市担任市委书记。
下面冠崖县第一届公务员考试,吴佥市市委市政府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导致了当天的试卷当时就送到了吴佥市来。组织部、宣传部、纪委三堂当晚批阅后,第二天上午便把试卷放到了市委书记的桌子上。
叶伟民今天上午开完常委会后,从那个号称铁腕的市长手里抠出了一点有利于自己的东西,心情极其高兴。看到了试卷,仔细的阅览起来。其中有的论文不知所谓,没有一丝亮点,看的叶伟民是憋火之极。
虽然觉得不舒服,叶伟民还是耐着性子看到了最后。当看到周尧的试卷后,眼睛一亮,锐利的观点、辛辣的文笔、老道的分析,使得叶伟民产生共鸣,让他很难相信这竟然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写出来的。
叶伟民看重的那篇文章所展现出来的思想突破和创见,一些激进的政治性的观点,让人颇有茅塞顿开、石破天惊的感觉,展露出过人的胆魄和勇气。
这篇文章他仔细研读过很多遍,没读一遍就觉得自己的视野和思想有了极大的启发和跃升。论国企承包经营的利弊,论私营的经济发展,论国企股份制改革,这篇综合性的文章都延续出一种对国家所有制进行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索求。
体制内学者其实对“两权分离”的局限性提出反思,所有制改革问题,重建产权体系,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有了一些呼声。不过,这种社会主义下的经济体制改革还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可借鉴的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也是资本主义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搞,搞到什么程度,谁心里都没有底,因此体制内的思想碰撞也是异常激烈的。
白白胖胖的高秘书长把周尧带进了叶伟民的办公室,李为民在叶伟民眼前晃了一眼就和高枫退了出去,顺手把门给带上了。
叶伟民气质儒雅,目光锐利却不失柔和,待人和蔼平易近人,很快周尧放松了心态,平静了下来。高度集中精神,仔细聆听着市委书记所说的每一个字。
话题围绕着他的那篇文章展开,不断引起了两人的高声辩论,在隔壁秘书室里侧着耳朵听的俩人心脏剧烈的跳动。
“我的看法是改革开放到了目前的阶段,触及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不改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先把市场和计划的关系明确下来,应该把体制的改革目标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多元化利益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必然的客观要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打破公私界限,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最大限度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择优扶强,优胜劣汰,国家经济才会逐步渗透、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快速发展的轨道。”
“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