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离了大谱,五代大棚这么强! (第2/3页)
,往里面推开闸门。
第五代的温室大棚,与从前的温室大棚不太一样了。
密封性、坚固性、智能性都要比以前高许多。
外层的采用的温室大棚阳光板在这些年的改进中,研制出了一种最适合末世环境的阳光板。
这种阳光板不仅仅重量要比之前的更轻,而且抗风雪抗挤压能力更强。
此外,整体骨架材料不再使用钢铁骨架,而是全部采用了铝合金骨架。
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美观等优点。
一进入温室大棚,居天睿便被满地的绿意所吸引。
一垄垄的玉米苗,大概长到了半米高,整整齐齐地屹立着。
在这些玉米苗上空,管道也布置的很规整,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喷洒器。
在喷洒器上方,则是紫外线灯。
由于现在是白天,光照充足,紫外线灯没有开启。
走了没两步,便能够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台总控操作台。
上面有一块牌子写着这座温室大棚的基本信息:
【西北23号温室大棚】
【面积:10亩】
【种植庄稼:玉米】
除了这些基本信息之外。
旁边还有一个电子屏仪表盘,上面有调节整个温室大棚的按钮。
【温度:27℃】
【湿度:69 %】
【光度:中等】
【风速:2级微风】
此外,这上面还有其他类似于灌溉系统,水肥一体机自动调配肥料比例,可以支持支持定时、循环、远程等灌溉模式。
报警系统,当环境参数超出预设值时自动触发。
等等。
居天睿看着这上面的仪表盘,扭过头看向林沐光问道:
“这是第几代温室大棚?”
林沐光回答道:“这是第五代,大樟树基地出产的最新一版温室大棚。”
“可以智能监控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提供报警”
居天睿之前虽然看过石油城与总部基地的温室大棚,但他看到的是第四代的。
没想到第五代的竟然变化这么大!
心中默默竖起大拇指:牛皮。
“这个怎么还有风力控制?吹风可以促进庄稼生长吗?”居天睿问道。
林沐光点头道:
“可以的,适宜的风速能促进空气流通,增强光合作用效率,同时有助于授粉。”
“总部基地的最新这一套温室大棚,的确很强,我末世前也曾经专门搞过绿色生态种植,就是搞的温室大棚。
像现在咱们用的这一套温室大棚,超过了末世前的温室大棚高端水平。”
“有了这些温室大棚,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平均一人就能够管理五座温室大棚。”
一座温室大棚10亩,5座温室大棚就是50亩。
这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一个人,可以进行播种、驱虫、收割全部操作,还有管理这里面的温度湿度等等。
这种温室大棚庄稼生长周期是极快的,大约三到四个月就能够产出粮食。
无视季节,无视气候,无视温度变化与天灾等等外在因素。
平均下来,五十亩土地,可以生产出类比到西北这边200亩土地所生产出来的粮食,甚至要更多。
毕竟这里面的庄稼都是精耕细作,还有化肥,充足的光照与水源。
一个人,同等于可以种植 200亩的庄稼。
这个种植效率,放在末世前都是很夸张的数字,放在末世更是夸张。
居天睿听到林沐光这些话后,极为满意地点头道:
“很不错,这边能够建造出多少座温室大棚?”
林沐光盘算片刻后回答道:
“整个种植园面积在 5万亩。
预计温室大棚面积在 3万亩,可以建造 3000座温室大棚,只需要600~800人便能够管理这些温室大棚。
如果全部建造完成并且播种下去的话,预计年产粮食可以达到3.8万~4万吨。
将可以养活16~22万人。”
居天睿与旁边的东台对视一眼,最少可以养活 16万人!
这个数字更是让跟随进来的卫云,感慨万千。
内心不禁感慨道:“简直离了大谱!”
他曾经就是大佬手下负责张掖农牧基地的主管。
当初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庄稼的时候,年产粮食不稳定。
如果运气好,在天灾到来之前收割了庄稼,年产量可以养活两三万人。
但如果遇到大天灾,整个农牧基地被摧毁,年产量甚至只能养活数千人。
这也是为何西北基地后期,粮食压力骤增的原因。
在石油城找上西北之前的一段时间,正好经历了一场大型天灾,对西北张掖农牧基地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