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登州城下 (第3/3页)
后自然有人劝告知县大人,那各县都有暴乱,本县还是不报的好,如此才能显出本县治理有方,与它县迥异之处。这些筹划,有专人负责,这也是在前期的筹备之中。
如此详尽的计划,自当令赵仕哲大开眼界,实际上,这回一方面是给赵仕哲一个机会,另一方面,无是给赵仕哲一个“实战”经历,如此,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苏翎的部署,在辽东,是由胡显成全面掌控;在海西一带,则是术虎照旧执行拓展疆域之事;在喀尔喀蒙古,则由胡秋青与那些蒙古领们打交道。那胡秋青与宰赛之子喀什克图,已经成为了朋友,眼下前往科尔沁部作战,那是一点悬念都没有。当然,胡秋青暗地里还要执行苏翎的命令,借此机会,要让蒙古喀尔喀部,完全向辽东靠拢,决不能再让蒙古人的反复性子,再次出现。
事实上,胡秋青在修筑黑山城时,便是执行了以贸易拉拢喀尔喀的手段。这当然要比直接出兵击败要高明一些,所谓“不攻为上”,便是不染血的战场。
苏翎的点拨,已经使胡秋青开了窍,这些手段用起来,更是挥出了自己的独特长处。
山东方面,交给赵仕哲,当然是出于多面考虑。一方面必须提拔一些有功将士作为扩展的后续手段,一方面,苏翎同时在为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只等山东登州成为粮仓、出海的基地,那么,冯伯灵的海上战船,可就更方便了几分。之后的选择,便是东去日本,南下南洋。在山东登州出,一个是路程上近了很多,另一个,则是可不不需要动用辽东本地的资源。
当然,山东登州更是与江南的往来更密切一些。苏翎目前还没打算在山东往西面运河一带展,就如白莲教的徐鸿儒,起先起兵,不过是地方之乱,朝廷未必全力对付,但一旦截断了运河,朝廷可就不得不全面剿灭了。苏翎这番布置,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这在沿海一带动作,正符合自己所需,既远离朝廷关注,又可任意施展自己的动作。当然,徐鸿儒此时,正好做了苏翎的帘幕,遮得严严实实。
这一步走好之后,那自山东出海的人选,除了镇江水师冯伯灵之外,可是早有人在苏翎面前提过了。
多年前,苏翎与兄弟们在雪夜围炉夜话,那海上的风光,南洋的神秘,类似那终年不下雪,一年两熟、三熟的农田,还有红头、绿眼睛的西洋人等等,已经不止是在苏翎等兄弟们聚集时不断提起的话题,也在军中那些年轻的武官之间流传。
当然,这些年轻武官们早就继承了苏翎等人的“无法无天”,眼中根本没有什么朝廷法度,只有军令为尊。这动心思的人,都在各自主官面前竭力怂恿,要抢得这头一个带着船队出海的将军。
赵仕哲还不知道,自己荣任第一个总督的同时,便失去了另一个第一的机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泡&书&吧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