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变通之道 (第2/3页)
一下。袁应泰虽有些迟疑过于血腥。但却仍然在心中予以肯定。从这一刻起。袁应泰开始从单纯的“问民间疾苦”转变到治理“大明疆域”的高度来。
这一个人的作为到底能有多大。事实上还是跟其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那些能给予其指点、引领的人。更是密不可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苏翎今日的这番话。无疑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此时袁应泰与李永芳。对苏翎倒并非仅仅是“佩服”一词所能形容。苏翎所带来的新世界。将李永芳与袁应泰都拉出了以往各自的局限。开始面对崭新的未来。这新地心思。也自然形成新的眼光。
这一点。与苏翎的那些兄弟们有些类似。自古一方豪杰。能有无数的追随者。这不单单凭的是银子。威慑。还有如苏翎此时所导致的。新的希望。新的视角。无论什么手段。都比不上追随着们自发的地跟从所带来的影响力。所以。任何一个心中怀有大世界地人。便也能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袁应泰经略府前厅中地宁静。当然不能持续太久。这毕竟今日是来议事地。这半中间出现这么一番议论。已经属于轻缓不分了。不过是因努尔哈赤的一番守势。让苏翎自可放心大胆地安排时间。这对袁应泰与李永芳的一番影响。占用一点时间。也是收获颇大地。但。也不能过分的“好整以暇”不是?
苏翎已经将一杯茶第二次喝得见了底。这刚将茶杯放下。一旁的何丹旭便悄无声息地过来再次斟满。苏翎看了看何丹旭。对其点点头。然后转向袁应泰。
“袁大人。”苏翎轻声唤道。
袁应泰恍然醒了过来。忙说:“哦。接着说吧。”
苏翎笑了笑。问道:“袁大人。在想治理民事么?”
袁应泰也微微一笑。答道:“若是此时便能做这样的事。我倒是可以多想上几日。这建州女真地界上。河流也是不少。修筑几道堤坝。拦水成湖。不仅能灌溉农田。也能养鱼。且也能有一些防备水患的作用。”
苏翎一怔。这随口一问。倒问出这么个主意。这袁应泰还当真是治理农事的一个好手。这个办法也能随口而出。辽东境内大小河流非常之多。这水患也是年年都有。真若如此。可也要算是一大好事。
苏翎转念一想。便又问道:“袁大人。此事尚早。今日说起这事。不过是让袁大人给朝廷的奏书上。提上一提。也显得袁大人对辽东一事的远见啊。”
袁应泰听这么一说。有些尴尬。这分明是苏翎的主意。怎能说是自己的远见?不过。苏翎说过。这军事上以苏翎为主。那么这民事上。苏翎当然不会插上一手了。这当然还是袁应泰地职责。
“嗯。给皇上的奏书。我会仔细斟酌。”袁应泰说道。
苏翎说道:“袁大人。此事虽然还早。不过。我的那位兄弟。叫术虎的。就是率海西、东海女真部族一起攻打赫图阿拉的主将。如今已经掌控了海西、东海一带。在那里。努尔哈赤的手。是伸不到那么远的。”
“哦?”袁应泰一怔。想了想。问道:“当真已经能完全掌控?”
“是的。”苏翎答得很肯定。
“那么。”袁应泰犹豫地问道。“你的意思说。可以先在东海、海西一带设立府、县?”
苏翎稍稍犹豫。然后说道:“可以一试。”
袁应泰沉吟片刻。说道:“你地意思是我向朝廷奏明此事?在海西试行府县制?”
“正是。”苏翎说道:“袁大人。此事算是一个开端。不论成败。都可以试行。成。则日后在辽东也就此办理。若是不成。我们也好从中得出一些成败地办法。以便日后予以调整。”
“试行倒是可以。”袁应泰边想边说。“但这府、县的官员。可是倒哪里寻去?”
“就在辽东本地招募。”苏翎说道。
“招募?”袁应泰一怔。随即笑着说道:“苏将军。朝廷官员可从无招募一说。大明开科取士。才是为官地唯一之道。”
苏翎也笑着说道:“袁大人。这个我也知道。我虽是武官。可这科举入仕。也不是一无所知。请问大人。若是试行府、县。这朝中的可有多余的官员调遣?”
“这个。。。。。”袁应泰犹豫了。
大明朝自万历皇帝在位数十年。这官员缺额甚多。现有的各部、府县等官员还不能满员。何况还要添置到海西、东海的新建州府?
“可以奏请皇上。加开一科。广为取士。”袁应泰想出了这个主意。也算是跟苏翎学会了胆子大的特点。
“那得多久?”苏翎笑着问道。
“这。。。。。。”袁应泰又顿住了。
确实。这加开一科的事。恐怕皇上与大臣们就得商议多时。且不说是否能成。就算是同意了。等大明朝各府县的秀才、举人纷纷汇集。没个一两年。是选不出什么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