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女真战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女真战俘 (第3/3页)

火燃起不过半个时辰。整个河谷已经再也看不到一个女真人的影子。这自然不能算上那些辨不清身份的尸首。最后留下的数百骑兵。在将整个河谷巡视一遍之后。开始点燃堆在赫图阿拉老城城墙之下的火药。这些是自赫图阿拉城内武库中搜寻到的。搬运不便。胡显成便用其放了最后的爆竹。

    随着“轰隆隆”一阵巨响。不断有回音在赫图阿拉河谷之中来回荡漾。这是留给努尔哈赤最后的讯息。那些及时逃到山里幸存的女真人。望着河谷中的滚滚浓烟。以及震天巨响。均是双目痴呆。欲哭无泪。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此后。赫图阿拉再也没有一处可以供人居住的房子。也没有一粒粮食可以食用。

    所有带不走的东西。胡显成都想法子进行破坏。带不走的粮食。烧掉一部分。倒进苏子河一部分。所有木制的房屋、家具。都变成灰烬。赫图阿拉北门处的铁匠作坊、弓箭作坊。连一颗钉子都没剩下。最终目的。便是留下一片“完整”的废墟。这仅仅半个半天。一个夜晚。数万人能带走的东西也实在有限。但显然。胡显成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了。

    至于隐藏起来的部分金银财物。成了日后四处隐秘传播的留言。引来不少寻宝人的窥视。不过。胡显成为了给努尔哈赤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记。赫图阿拉大批被砍死的尸首。一律被斩下头颅。数千颗带着沾满污血辫子的头颅。被堆放在赫图阿拉内城汗宫大衙门的废墟前。由此。赫图阿拉老城有了另一个称呼。并一直延续数百年之久-----“游魂谷”。

    数日之后。数万战俘人口才抵达各自的目的的。按事后的粗略估算。被强制迁往海西、东海一带的女真人。其中包括一部分汉人。约有七万多人。这算是弥补了海西、东海部族一直因人口问题困扰不前的状况。而迁往千山堡的辖内的。约有一万八千人稍多。这之间的差额。除了苏翎所部招降的数千人之外。便是在漫漫山路中死于途中的数目。

    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伤病、寒冷而亡。还是试图逃逸而被执行连坐酷刑的。没有人去追究根底。这就如同死于边墙一带的辽东百姓一样。谁也不知到底是女真人杀死的。还是边墙上的旗军奉令射杀的结果。这些数字从来都不会引起关注。战胜者。是可以任意书写历史的人。

    这些被迁居的女真人。到底是否怀恨在心。根本未在苏翎的考虑之中。

    海西的那些部族将战俘带回后。很快便按事先定下的规矩。按各部族出兵人数予以均分。这是毫无疑义的标准。最多的部族接纳了近万的新族人。而少的。几乎与自己原来部族的人口相当。

    因都是女真一族。这言语、风俗虽略有差异。但海西、东海部族很快便将这些人融入到自己的群体之中。没有任何纷乱出现。而一部分迁往海西、东海的汉人阿哈。大多是没有勇气追随苏翎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刻意伺候努尔哈赤而受到优待成为诸申的。对于这部分。苏翎早有交待。术虎也依令吩咐到各个部族之中。

    当然。这不是是否成为奴隶的问题。苏翎眼下还不足以将手伸的能改变部族原有体制的的步。只是让术虎给部族首领们讲清农业以及手艺人的好处。让其中有些“本事”的。可以因此受益。算是给血脉之缘留下一份铺垫。不过。这仅仅只有苏翎自己明白。

    对于迁往千山堡的部分。自有因不断扩展人马而空闲出来的屯田新村可以安置。苏翎没有下令再从这些人中招募新兵。如今正是战事最紧。苏翎需要的。是拥有自愿从战场上夺取好处之心的人。这样的人即便不算什么好人。可却是战火连天之际最适合生存的。

    就如同田大熊召集的人马。不管其怀着什么样的心思。也不管以往是什么来历。只要胆敢一搏。喜欢银子也罢。喜欢功名、权势也罢。苏翎都会将其收入麾下。这从源头上。便将那些贪生怕生者从苏翎的队伍中拦住。而苏翎目前拥有的武力。足以压制这些还不成气候的野心之人。

    乱世之中。强者聚集的也都是强者。努尔哈赤征战多年。后面的战事几乎都是轻而易举。而自愿归附的。更是无数。这便是一个最好的明证。不过。赫图阿拉的一把大火。以及数万女真人的迁移。让尚在辽阳坐着美梦的努尔哈赤。从此忧心忡忡。

    敌对一方的大明朝。拥有无数人力、物力的广大后方腹的。如今努尔哈赤不过是啃掉一只耳朵。随时都会遭致对方大兵重来;而后金内部。几乎有一半的八旗兵。其家人均在赫图阿拉居住。且都是跟随最久之人。如今这一击。那些八旗兵还会安心听命么?再说。昔日归附的部族人口。如今可都能听到。在海西、东海一带有各自原来一族的名号。且正是努尔哈赤的对手。稍有风吹草动。难说这些人会不会再次倒向另一方。

    不过。三月二十日这一天。努尔哈赤正全力攻打辽阳。丝毫不知赫图阿拉的一幕。就算是已有快马报信。此时也还远远未到。

    苏翎带着黑甲骑兵以及田大熊的披发军。正向努尔哈赤逼进。要给努尔哈赤的伤口上。再加上一把特别的佐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