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寝食难安 (第3/3页)
进行整理和备份,以便于集团交接小组的后续工作。
其实两人工作交接主要还是在钢城,集团这边李学武并没有卸任秘书长职务。
秘书长的部分工作和职责已经交给副秘书长卜清芳来辅助执行和决定。
但一支笔的权利没有交接,李学武每个月都需要回京参加会议,处理秘书长所需要负责的重要工作。
副秘书长卜清芳也早就讲过,紧要工作会通过电话、电讯等形式进行沟通。
需要签字的,也会以邮寄或者通过机要秘书来完成署名意见。
两人工作早有默契,配合起来自然不用担心。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你好像胖了——”
韩殊仔细打量了顾宁,而后微微挑眉,凑近了轻声问道:“是不是有了?”
“没有——”顾宁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小声解释道:“也不知道咋回事,好像能吃能睡了。”
“你可别不当回事。”韩殊认真地提醒道:“你这工作性质本来就很特殊,要是一个不注意,后悔都来不及。”
“嗯,我知道。”顾宁点点头,解释道:“前几天来身上了,应该不是的。”
“你自己就是大夫,这个还用别人提醒你?”韩殊盯着她的眼睛讲道:“再说了,你也不是第一次怀孕,注意点没有坏处。”
“嗯,我知道了。”顾宁放下的手不由得又放在了肚子上,好像里面有啥了似的。
李学武从二楼下来,身后还跟着三个小啷当,一个个的跟小球球似的。
除了李姝和李宁之外,走在最后面的是他的小师弟董梦元。
这小子前几年看他还没有太胖的感觉,这两年就跟充气了似的,胖成了大肉球。
上一年级的他本就对学习环境有所陌生,再加上身体的原因,在同学眼里成了肥猪一般,表现的有些内向和自卑。
其实这个年代对肥胖是一种憧憬和羡慕的情绪,因为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才能吃胖,肚子都填不饱,谁敢说自己能吃胖了。
只是到什么时候,羡慕、嫉妒发展下来都会成为恨,孩子之间尤为明显。
家庭条件不好的,看他吃的如此胖,自然有闲话说出来,无非就是说他像头猪。
李学武确实挺喜欢胖孩子的,这个时候胖并不等于长大了也会胖。
说白了,董梦元的胖都要怪韩殊,董文学不在家,她又有工作忙,不敢放儿子出去乱跑,老是带他在家里看书学习。
你想吧,这孩子要是不跑不跳,再加上吃得好,还不成了胖球球。
“妈,我饿了——”
果然,董梦元还没从楼梯上下来呢,嘴里便喊着饿了。
李学武好笑地回手给了他一个脑瓜崩,道:“你不是刚在楼上吃了半盒子饼干嘛!”
“饼干是零食——”
董梦元有点怕这个师哥,绕开他跑向了沙发那边。
小时候看师哥还很亲切,只是他爸爸去外地工作以后,师哥来家里的次数少了。
就算是来也仅仅是送一些物资,极少进门,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
他的年岁小,不知道师哥为啥每次都那么忙,即便是下班过来也不进屋。
同师哥接触的少了,更能感受到他身上气质的变化,所以心里有了畏惧。
李学武也感受到了小师弟的疏远,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小孩子不懂事呗。
称呼上他同董文学叫老师,同韩殊也叫老师,或者师母。
但无论是董文学还是韩殊,大他的岁数并不多,尤其是同顾宁的关系。
董文学是顾海涛养大的,顾宁一直叫他大哥,叫韩殊当然是嫂子。
李学武跟顾宁结婚以后还是各论各的,这去老师家里不用避讳什么,可毕竟是能叫嫂子的,咋可能犯这个忌讳。
董文学回来的少,家里只有韩殊一个人,他又是年轻的。同顾宁一起去做客还成,真要让他一个人,那就只能是“忙”。
同样的道理韩殊也明白,所以并没有责怪李学武的疏远,反而找机会来这边做客。
有的时候是娘俩坐公交车来,有的时候是李学武安排车去接他们。
对李学武和顾宁,韩殊始终以关心的心态看待,尤其是顾宁父母不在京城。
李学武对她和儿子的关心自然也是一种反馈,要不怎么说两家相处的十分融洽呢。
“零食不算饭对吧?”韩殊好笑地摸了摸扑到她身边儿子的后脑勺,说道:“一会儿就好饭了,再坚持一下。”
“就快好饭了,马上。”
李学武也是觉得好笑,往餐厅里看了一眼,厨房那边二丫还在忙活着。
大半年的时间,这丫头早就熟悉了家里的每个角落,做饭的手艺日渐成熟。
无非就是家常便饭,要想吃点特色的,就只能往饭店去要菜,或者就过去吃。
李学武不愿意麻烦那个,更不愿意吃饭店的炒菜,他总觉得那个缺少了灵魂。
其实就是在外面吃的多了,味觉已经被驯服了,总想吃点家常便饭感受家的温馨。
“大哥阳历年没回来吗?”
顾宁看了看趴在沙发上同李姝说悄悄话的董梦元,转头对韩殊问道:“你也没去?”
“就快回来了,还折腾干啥。”
韩殊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道:“小元上一年级了,不比在幼儿园方便。”
“也是,怪远的。”顾宁也端起茶杯,一想到文学大哥是回来了,可李学武要走了,这心里就有点空落落的,连嘴里的茶都不觉得香了,反而有了丝丝的苦味。
韩殊当然能理解顾宁的无奈和苦闷,放下茶杯轻轻拉住了她的手,说道:“你也得学会持家了,总不能一直指望着他是吧?”
顾宁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他正哄着李宁搭积木呢,跟个小孩子似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眼里都是他,心里都是他,想的是他,舍不得的还是他。
顾宁从来不避讳对李学武的依赖,即便家里人说出来她也丝毫不在意。在她的心里这就是事实,李学武也值得她的信赖和依赖。
这会儿韩殊提醒她要坚强,告诉她要持家,可一想到从李学武手里接管这个家,她总觉得无所适从,又有些力不从心。
李学武并没有提起调她一起去钢城的话题,反而讲了许多工作上的安排。
他的秘书长职务还需要履职,每个月都要回来几次,真正是两头跑了。
家里两个小的总不能随着他一起去钢城上学和生活,老人也会不放心。
再一个,三年以后,他或许还会回京城,到时候还得再折腾一趟。
顾宁在医院是重点培养对象,还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事业上早就看得见光明。
如果因为他的原因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李学武是坚决不同意的。
这个家本来就是两个人一起搭建起来的,谁都不比谁重要,相互是平等的。
顾宁要有自己的事业,他也要为儿女搭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些话本是夫妻夜话时间所说,自然不能对韩殊讲出来。
而面对嫂子的提醒,她内心是感到幸福的,也觉得自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
“要不你就转教育岗,去医学院吧。”
韩殊迭起右腿,看着她讲道:“从一线退下来,不仅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还能照顾家庭。”
“哪里用得着她操心。”李学武递给儿子一块积木,抬起头笑着对韩殊说道:“我还是希望她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你就惯着她吧——”
韩殊自然能听得出李学武对顾宁的维护和关爱,暖心又羡慕的同时也不忘提醒他道:“小宁都是当妈妈的人了,你还当她是小姑娘啊。”
“在我眼里还是。”李学武笑着看向了顾宁,突然来了一句略带土味的情话。
别说韩殊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就是连夫妻夜话听惯了他胡言乱语的顾宁也受不了。
“我去看看好饭了没有。”
看着顾宁脸红到了耳根,起身往餐厅去的身影,韩殊好笑地看了李学武一眼。
李学武却没觉得有什么,这种话虽然听起来有点肉麻,可又不是当着外人讲的。
似乎发现了什么,董梦元目光古怪地看向师哥,见他看过来,便用手指刮了刮肥肥的脸蛋儿,嘴里嘟嘟地说着羞羞羞。
“学校那边怎么样?”
李学武从小板凳上站起身,走到沙发这边坐下,看了韩殊问道:“累不累?”
韩殊过年就三十六岁了,去年年底提的学院系主任,也算是走上了管理岗。
要不她能建议顾宁走这条路呢,相比于一线岗位来说,无论是教育岗还是管理岗,对于个人发展来说都是件好事。
只是顾宁的脾气和个性实在不适合这种与人打交道特别多的岗位。
顾宁并不厌恶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说话也不会滞涩,唯独勾心斗角这方面。
她是个心灵单纯的人,可也不是傻子,与患者沟通尚且能保留三分余地,不会让自己陷入到尴尬的境地,对同事更是如此了。
真让她学着韩殊这般雷厉风行,相信再给她十年也做不到,因为她就是不喜欢。
“干啥不累啊?啥岗位都不轻松。”韩殊拢了拢脑后的头发,看着他问道:“单位的工作都梳理清楚了?”
“差不多吧,其实早就开始准备了。”李学武点点头,端起顾宁那杯茶喝了一口,讲道:“倒是老师回来要费心一些了。”
“能回来就不错了。”韩殊扯了扯嘴角道:“要不是有你在,他也舍不得回来。”
这话倒是真的,辽东工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董文学是倾注了心血的,怎么可能舍得让别人摘了桃子。
只有李学武,他才能放心将这些成绩交给自己的学生。也是受形势影响,他必须回京,平衡影响力,要不然老李寝食难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