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书痴的看法 (第2/3页)
是不容小觑。
他们不擅长创造,但是擅长修补,这样的人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其实最不可或缺的反而是这种人。
要吃药知道一个木桶当中能装多少水主要取决于它最短的哪一块板,而这些人做的事情正事吧那个最短的板加长,努力加长到至少不拖后腿的程度。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胡永念有信心这一份奏疏上给陛下之后肯定会得到赞赏,暂时来看,也没有谁会跟他争一个丞相的位置。
渊王子婴据说立下了大功,但他本来已经分为了王,如果再接任丞相那很有可能变成手握实权的诸侯王,那不可能被陛下所忍受。
子婴是个聪明人,他也不会去争这个丞相的位置,能够得到陛下的信任,他本身和陛下又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处于现在的位置刚好。
当然子婴也不是没有机会更进一步赵高死了,御史大夫可是空缺出来,这个负责监察百官但是很难掌握实质权力的位置很适合他。
至于太尉,从来都只是个摆设,真正的调兵遣将没有皇帝的批准,都是扯淡。
只不过随便找出一个人来顶个名,皇帝毕竟是至高无上的,不能和丞相御史大夫并列领着这个太尉的位置,但实际上太尉的职责行使权始终在皇帝的手中,胡永念为官这么多年就没看到那个太尉发出的调兵命令不是皇上提出的。
即使赵高权倾朝野的时候调动各地军队也是要怂恿胡亥亲自下发命令,而胡亥偏偏十分信任赵高。但即使这样,赵高还是几乎无法掌握军队,只能一点儿一点儿的敲击出来零碎的兵马,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最大原因。
其实即使是历史上那个身败被杀的胡亥,如果真的见势不妙早早的躲起来。只要活得过那一个晚上,振臂一呼依旧会有无数人去干掉赵高,甚至他手下都会马上有人反水。赵高毕竟只是个权臣,他的所有力量其实都来源于皇帝的赐予,他还没有真正能够谋反成功的力量。
但是他由于皇帝的信任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之后,反而让他产生了更大的贪婪,想要拥有更大的权力。
而放眼天下,在这个时候能够比他的权利更大的也就那么一个人,于是他的谋反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即使杀掉皇帝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