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君臣奏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君臣奏对 (第2/3页)

不到好的借口。

    “爱卿的建议甚合朕心,这件事爱卿可以选出合适的人选,派专人来处理这件事情。若是爱卿的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可以和朕说一下”,胡亥回答。

    “平准令窦保真才能卓绝,智慧通达,若有他掌管此事必能将这件事完成好”,胡永念作为治粟内史,对于他手下的这些官员还都很了解,随口便推荐出来了一个能人,估计他早早的就有让这个人办这件事的想法,只是还是要上报皇帝。

    胡亥点了点头,说:“既然是胡爱卿推荐的人选,朕准了,随后便有诏书下达。”

    胡永念说:“只是对于如今这些不愿意开拓荒地的农民们还没有太好的办法。”

    胡亥说:“胡爱卿已经做的很好了,若是明年国库存粮可以增加,爱卿可当首功。”

    “不过如今赋税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农民们竟然还不愿意开拓荒地,是否是对于税赋的降低存有疑虑?”,胡亥问道。

    “陛下说的正是臣苦恼的问题,百姓们并不信任我们真的降低了赋税,毕竟如今还不到播种的季节。如果到了秋收,赋税并不降低,那么耕地多的人反而会过得更加艰难”,胡永念没怎么犹豫,直接说了出来。

    这也都是在秦始皇的时代遗留下来的良好风气,始皇帝执政期间,除了一些鼓吹怪力乱神的人之外的确没有谁因言获罪。

    诸子百家的思潮在大秦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延续,尽管重用法家,但是百官当中儒墨道法等等各种学派的人都有取用。

    并且除了一些鼓吹神授分裂思想的脑袋有病的非典型儒生被坑杀(这些人在哪个时代都是死罪),没有大批量的对哪一个学派有过屠杀的行为。

    胡永念是个有能力的人,但是并不擅长揣摩圣心,更喜欢直来直往。如果是面对从前的胡亥,很可能因为几句话就会被认为不敬皇帝,被拉下去砍了。

    还好从前的胡亥不管事情,为现在还能有这样的能臣打下了基础。

    他这几天收到的弹劾胡永念的奏出已经比一个人都高了,可是,胡永念对于这种事情一个字也没有提。

    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可以做大事的人,经过自己的调查,对于他贪污的指控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