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一百零三章 江山如画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一百零三章 江山如画㈥ (第1/3页)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一百零三章 江山如画㈥

    重庆府,余玠正在自己的书房中,擦拭着自己的佩刀。

    余玠的官职是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总领四川财赋。

    他今年五十五岁,能做到这个高位已经是相当不容易。  从宝庆三年蒙古军首次攻蜀,到余玠为蜀帅期间,四川曾先后有宣抚三人,制置使九人,副四人,但或老或暂,或庸或贪,或惨或缪,或遥领而不至。  这当中,文武上下之间又不相团结,监司、戎帅各专号令。

    余玠走马上任,终获现职,则是蜀地自吴氏以来首位能够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的的大臣。  他能够得到重用,与他的老上司赵葵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就是郑清之对他也极为支持。

    赵葵五年前曾短暂入朝为相,不过即便是儒将赵葵这样的人物,也因为不是科举出身,而受到文臣们“宰相须用读书人”的理由排斥,结果还是被罢了相,郑清之不久前也老死。  余玠赴任前,曾被皇帝赵昀召去问对,他言辞恳切,要求皇帝视文武之士如一。  皇帝好言相劝,只是希望他能稳住蜀地的局势,其实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余玠想在蜀川大干一场,任都统张实治军旅,安抚《无》《错》 m.王惟忠治财赋,监簿朱文炳接宾客,又接受冉氏兄弟建议,筑钓鱼、青居、大获、云顶、天生等十余山城,因山为垒,屯兵聚粮、守备内水外水(蜀人以涪江、嘉陵江、渠江为内水。  以岷江、沱江为外水),整军备战。

    不过,受命于危难之时,他为了能干出大事业,难免要专权,又不拘小节,为人骨头又硬。  虽然刚上任时曾与秦国陇右军多次交战并取胜,但终究还是无法恢复川北失地。  并且也不尽是打胜仗,这为朝中主和派的宰相谢方叔等所不满。  以往蜀地交给朝廷地财赋要占到四分之一以上,现在却是成了一个极大的负担。

    尤其是,驻守云顶山的统制姚世安不听余玠的号令,令他的威望受损。  姚世安通过在云顶山避难的谢方叔的侄子巴结谢方叔,谢方叔也通过姚世安搜集余玠地罪状。

    这把佩刀,狭长如月。  寒光扑面,名曰:贺兰长刀。  这当然是秦国皇帝赵诚当年所赠的宝刀,不过这把宝刀也饮过秦军士卒地鲜血。  当秦宋两国成为死敌之后,赵葵曾私下里要他将这把刀扔了,余玠并未放在心上,他不知道这也是朝中宰相列举他的罪状之一。

    在余玠的心中,最好是自己亲自用这把刀将秦国皇帝赵诚杀掉。  他向皇帝许诺,要用十年之功。  恢复四川,还之朝廷。

    谋士阳枋,正陪在身边说话。  余玠刚赴任时,命人设招贤榜,因为他在两淮曾立下赫赫功名,人们都知道余玠是个有军事谋略的帅臣。  一时间投奔他的人不少,这位巴川举人阳枋也是如此。

    “大人,前方有军报称,秦人游骑近来频繁骚扰。  ”阳枋道,“在下以为,秦军又要大举攻来。  ”

    “这并不为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余玠道,“只可怜成都府等西蜀之地,又要生灵涂炭了。  ”

    “大人忠心边事。  常夜不能寐。  我等蜀人莫不以大人为父母。  ”阳枋顿了顿。  又道,“只是大人可曾想过。  贤臣总会招人嫉恨,过刚易折啊。  ”

    “你要让余某如何?难道要我也学姚世安,巴结朝中相公们?”余玠将长刀插回刀鞘,发出悦耳之声,“余某平生不知何为权术?大丈夫只知马革裹尸,报效朝廷,一班走狗溜须拍马,与我何干?”

    “大人忠君报国之心,我等不敢怀疑。  ”阳枋脸上充满忧虑,“只是大人失于圆滑手段,大人也是官场之人,倘若不能上下通融,则政令不行,权柄不保,大人的心血怕也要付之东流。  内方外圆,方才是处世之道。  ”

    余玠脸上闪过一阵茫然的神色,良久才道:“余某只求无愧于心。  此非常之时,当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