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九十九章 江山如画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九十九章 江山如画㈡ (第2/3页)

国人当自强!”赵诚道,“内政清明,百业兴旺,将士精忠爱国,国家才能强大,才能让远人不敢窥边。阴谋与阳谋,毕竟是小道,自强才能避免受人欺凌。”

    “陛下所言甚是!”铁穆答道,“陛下离京大半年,却无忧国事,非比常人。”

    “铁王言重了,朕不喜欢呆在皇宫之中,让奏折牵累,还是这纵马驰骋才是最爱。”赵诚道,“尔等将士驻守边疆,怕是早就对朕不满了吧?”

    “不,陛下授我虎符,号令数万将士,臣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怨言。”铁穆道。

    “铁王也老了。”赵诚深深地看了铁穆一眼,“让你地儿子来吧,你也该享享清福了。”

    “那小子岂能担当此重任!”铁穆话语中有些火气。

    “呵呵。”赵诚道,“铁王此话怕有些言不由衷吧?难不成你们父子之间有深仇大恨?”

    铁义是被铁穆从朔方军赶走的,那时铁义年轻气盛,总对父亲严格约束自己地行为感到不满。赵诚将铁义调到安东军,然后又南调到秦宋前线驻扎,这些年早就磨掉了锐气。

    “人是会变的。”赵诚道,“铁义虽未明言,朕却知他心意,早就后悔莫及。依朕看,铁王怕是需要铁义当面认错吧?”

    铁穆低头没有回话,赵诚知他这是用沉默表示认可,说道:“朕会命他当着朔方军将士地面,向你认错。边防总需要可用之人驻守,总是新人换旧人,铁王可不要因一己之私而误了国事,你看可好?”

    “陛下钦命,臣当然会遵从。”铁穆道,“臣驻守阿勒坛山内外多年,不瞒陛下,臣早就盼望能在陛下身边听令,但承蒙陛下隆恩信任,臣不敢贪图安逸,坏了风气。可是这真要离开了,心中……心中总觉得像是丢了什么似的。”

    赵诚见铁穆情绪低落,心中极为感动,开导道:“你看,铁义已经做了两子一女的父亲,铁王身为祖父,却未能看见过自己地孙辈。你回到了洛阳,既可入枢密院参与军国大事,又可安享天伦之乐,闲时你我君臣可以相偕四处走动走动,何乐而不为?”

    铁穆闻言,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也老了。人一

    仅身上的肌肤会起皱褶,内心也会失去热情,变得:=念。

    君臣二人翻越阿勒坛山,指点着如画江山,然后来到此山的北坡,那里是赵诚曾经居住十余年的地方。眼前的景象虽然与以往并无太大的不同,只是早已经物是人非,那独臂的结义兄弟已经病故,也带走了赵诚所有地牵挂。

    这里倒是多了一些来自中原的商队,在此收购皮毛与马匹,然后贩回中原,牟取暴利。朔方军也在此地开垦出足够养活大军的农田,满足大军口粮的需要,有着塞外江南之称。这里虽地广人稀,但都督府五脏俱全,不仅有文官分管民政与后勤,又有直属中书省的屯田司、农田司、群牧司分管各类民政,再加上有老兵就地娶妻生子,也逐渐地改变了这里的人口结构。

    当然也有不少来自中原的有冒险精神地人,因为诱人的条件来此地创业,共同经营着这广袤的山林、土地与草原。每一个神话般的财富故事,也都吸引着更多地人来此冒险。一个个以军事驻点为基础的城镇,在这片土地上出现雏形。

    因为强大军队的存在,让这里成为安居乐业之地,而农牧商的展反过来也让军队得以生存。无利不起早,朝廷也因此将这里视为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朔方军,在丝绸之路的北道、中道及南道各战略要点均布下军事重镇,并且花大力气经营诸地,将各族人口编户造册,安排官吏管辖,施行汉法或蕃汉兼顾。

    副都督丁全将山下所有的将士集合起来,用一场胜大的仪式,迎接皇帝的到来。雄姿英地将士们骑在强健的战马上,挺胸收腹,接受皇帝的检阅。忠诚的将士们随时等待着他的召唤,愿为他杀向任何对手,而此时此地,帝国却没有对手。

    此地地农牧民们,纷纷献上当地的特产,跪在地上向赵诚表示臣服。王驾临,宣告着帝国地强大与骄傲。

    赵诚心潮澎湃。

    “朕曾誓要带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