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卷 贺兰雪 第五十一章 使宋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卷 贺兰雪 第五十一章 使宋㈤ (第2/3页)

泛论,一语及此,摇头吐舌,指为深讳”。可是终南宋之世,为赵鸣冤地声音始终没有停止,每当遇到灾异、战事,就会有朝臣旧事重提,将天灾**与赵地冤狱联系起来。而那些为赵贵和鸣不平的,接连受到皇帝赵昀与丞相史弥远地打击。

    乔行简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贺兰国王,感叹赵诚的眉角有似曾相识之感,只是眼前的贺兰国王身材修长如标枪一般挺拔,而脸上却挂着自信的笑意,让人有亲切之感。不似多于相似,终不是同一人。“乔大人,难不成你我就这样在这班荆馆前站着?这春日无限好,若是搬两把椅子来,坐在廊下品茶晒太阳,那倒还不错,早就听说风篁岭泉石幽奇,迥绝人境。辩才老人退院所辟。山顶产茶特佳,相传盛时曾居千众。东坡、少游先后访辩才于此。而坡公踪迹尤数。小王对此神往不已。”赵诚笑着对愣神地乔行简说道。

    “失礼、失礼!”乔行简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作揖道。他心中感叹这贺兰国王果然与自己想像之中的胡人不一般,对赵诚地出身来历又多了份好奇。

    进得馆中,赵诚问道:

    “小王不知乔大人此番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不敢。国王亲为使者从西北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我朝官家特命本官前来问安,并奉吾皇钦命,赐使者御筵。供使者使用。”乔行简道。

    “乔大人乃三朝元老,又是大儒,小王何德何能,能得大人亲来。荣幸之至!”赵诚寒暄道,“小王十分感谢贵国陛下的厚意。我西北乃苦寒之地,地虽广,却大多乃无毛之地。但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小王特挑选上等骏马、沙狐、地毯、青金石、象齿、龙涎、珊瑚、琉璃、香药若干,以为国礼,奉于贵国陛下御前。礼薄但情义在,还请乔大人亲自呈于陛下御前,望贵国皇帝陛下笑纳。”

    “国王厚礼,本官代官家致谢。若国王在馆驿之中,有何要求,礼部侍郎苟梦玉会陪伴国王左右,以备不时之需。”乔行简道。

    “小王不知礼数。贵国盛情小王难以接受。”赵诚却道,“一切礼数皆废,小王只等贵国陛下诏见,共商国事,完成贵我两国约和事宜。早早辞别。”

    乔行简见赵诚表现出极于见到本国皇帝的表情。心中暗喜,以为本国掌握主动权。稳操胜券。

    “官家近日处理政务繁忙,吾恐国王需等待数日。”乔行简敷衍道,“临安风物,自有一番韵味,国主远道而来,应当细细品味才是啊。”

    “正是因为如此,小王才要求废止一切礼数,直入正题才是。”赵诚道,“这样小王也有闲暇游玩传说中的西湖,苏堤春晓,在下闻名已久。”

    乔行简是来试探赵诚的此行虚实,哪里能体会到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赵诚的心目中游历江南比蒙宋两国约好还要重要。乔行简或者别的宋国朝中大臣,打着好迎好送的旗号,将贺兰国王使宋一事敷衍了事,哪里想到赵诚也是为了敷衍了事。乔行简问道:“国王此番来我朝,不知传达贵国之主何旨?”

    “借道、联军、灭金!”赵诚道,他直接将自己地使命说出来,可不想跟宋国人针锋相对,成与不成,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

    “国王所负使命,本官自会传于圣听。”乔行简道,“待我朝准备妥当,定与使者商议这军机大事。”

    “好说、好说!”赵诚道,“从明日起我就会畅游这临安城,小王只盼贵国朝廷能商量个方略来。要知道,女真已是强弩之末,内政不修,内无良臣,外无精兵,被灭已在朝夕之间。若是淮水以北及潼关以西,被我蒙古据为己有。贵国若是后悔,怕是来不及了。”

    “国王此言怕是危言耸听了此吧?”乔行简置疑道,“贵国若是凭一己之力亡金,国王又何必亲来这临安府?”

    乔行简并非不相信蒙古的军力,他这话只是故意试探。赵诚当作没听出来:“乔大人身处朝堂之上,恐怕对边关以外的军情了解甚少。如今,金国的精兵只剩下汴京城内的四万,另有完颜合达、移剌蒲阿率领的十多万兵马,骑军甚少。余者虽众,然怯兵耳。小王出时,蒙古军正猛攻凤翔,我蒙古大汗又亲率中军攻潼关,只要潼关被克,金国关河防线将失去其最可依赖之屏障,届时我蒙古军直捣汴梁指日可待也。”

    “潼关被克?”乔行简微微一笑,“本官虽乃一文臣,但也曾治军。那潼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贵国之骑军虽号称天下第一,攻潼关不止一次了吧?然可曾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