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贺兰雪 第四十八章 使宋㈡ (第2/3页)
手地身上,显得那骑手无比的高大和神秘,如同暗夜中迎面飞来的一支箭矢,夺人心魄。这突然闯进来的骑手让殿内众人大吃了一惊,而那全身黑色披挂的骑手很显然也吃了一惊,他大概没想到这个荒山野岭之中的破庙里居然也有一大帮人在此避雨。
赵葵是武将出身,他地少量从人也大多是军中之士,都全神戒备着。骑手打量了众人一眼,径自骑着马走了进来,旁若无人地四处打量着,然后又进了后殿巡视了一番。时间不大,骑手又出来了,仍然没有下马,以致于他过那些低矮的门洞时不得不伏下身子,这位骑手的屁股大概是粘在了马背之上,根本没有要下马的意思。
“对不起,诸位,我家主人今晚也要暂住此庙,若有打扰,还望海涵。”骑手操着口音浓重的汉话说道。
赵葵见这骑手并无恶意,但这身装束却是吸引了他的好奇心,料想此人应该非宋国军中之人,他不相信会有北方骑兵敢堂而皇之地在大宋国腹地撒野。赵葵道:“此庙并非我私人的有,你家主人若是不嫌我等碍眼,不妨同住。”
“多谢了!”骑手拱手称谢,却并没将眼前全神戒备诸人放在眼里,转身驱马离开了。
“大人,他们会是什么人?从他们地装束来看,并非是我大宋地军士。”余问道,“金国骑兵与他的装束又不同。”
“待会便会知晓。”赵葵沉声说道,“八成是外蕃之人。”
半个时辰之后,雷鸣电闪停了下来,庙外传来马匹嘶叫的声响,紧接着传来了马踏泥泞地面及嘈杂的说话声。就在赵葵与余狐疑之间,一匹又一匹体型剽悍的骏马鱼贯而入,一个又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士带着殿外的寒意与风雨,进得山神庙来,将这大殿之内挤得满满的。
只听方才那位露过面的高大骑手喝道:“躲开点、躲开点,别都挤在这里。一营负责放哨。二十里外至此地分五层警戒线,晚上我会安排三营与四营轮流接替。二营一部将马匹全都牵到偏殿去,准备好草料,小心料理了,另一部负责打扫清理营地;三营抽出两什就地起火,埋锅烧汤。国主马上就要到了,剩下人就地休息。”
“是!”所有人齐声答道。
这一行人正是贺兰国王所率领地使团地前锋探马,为首的正是秦九。赵诚一行人急着赶路,不巧的是,这场春雨让他放弃夜行,不得不找地方避雨过夜。
秦九的命令刚下。立刻所有地兵士都行动起来,将马匹全都牵到了偏殿,剩下地人冒着冷雨立刻放出殿外二十里外,担当警戒。一部分人手脚利索,很快将殿中地杂草朽木清除掉,从随行带来地精巧的四轮行军车中取出厚厚的地毯,在地上铺了开来。
四位士兵立在门口两侧。眼观鼻。鼻观口,不动如山。
大家各司其职,一切都紧张有序。很快几口行军锅立了起来,捡地上的朽木燃起火来,烧了几大锅羊肉汤,切了几块姜头放了进去,不一会就散发着肉香味。等所有的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秦九这才松了一口气。
“报校尉大人,国主已经抵达庙外五里。”有军士过来报告。“命你准备好姜汤。”
“知道了!”秦九懒洋洋地回应道,“告诉国主,我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趟差事说累并不算累,就是这天气他受不了,在他的眼里。就是塞外的冰天雪地也比江南的气候让他觉得舒适。这冷雨本不算什么。可是一旦湿了身,就让他浑身不得劲。并且没完没了,让人心烦意乱。
由于不适应江南的气候,已经有几人在路上病倒了,还有几匹马也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而染病被抛弃掉,包括赵诚最心爱的乌骓马----这匹母马终于完成了它地使命,这耽误了大家地行程。赵诚为此神伤不已,赤兔马也因此有些食欲不振,马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这大概是赵诚此次宋国之行最大的损失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