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41章 投稿期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041章 投稿期刊 (第2/3页)

 言归正传。

    王耀这一问,廖硕超作为代表,立马回答道:“王总,都已经得到反馈了。《科学通报》、《华清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进展》还有《高新技术通讯》,对我们的两篇稿子很感兴趣。他们收到后,是加班加点的审核,并全部于前天、昨天回了信。说我们的论文,将会发表在他们下一期的期刊上。”

    “很好。这四家期刊,都是月初发刊的?”

    “是的。”

    “那下一期,就是后天?”

    “没错。”

    至此,王耀笑了笑,又和徐昌讨论了一下,和花粉、大米的合作细节,就宣布散会了。

    实话实说,上述四大期刊,均是国内A类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且是名列前茅的。

    王耀相信,当论文发表后,至少在学术圈内,会掀起一场讨论狂潮的。

    是吗?

    然而,事情的后续发展,有点出乎王耀的预料。

    马蒂·爱德华,是《科学》期刊的主编之一。

    每个月爱德华除了审核从世界各地,科学家们的投稿外,偶尔也会看一些其他家出品的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就在今天,爱德华关注到了夏国《自然科学进展》最新的一期,排在最前面的锂空气电池、快充技术两篇论文,他通读下来,顿时惊为天人!

    讲道理,作为《科学》的主编,爱德华不愁没有质量出众的论文。

    只可惜,最近的这一年,好论文是有的,却普遍偏理论、学术性质的,而非实际应用一类。

    有一说一,当基础理论强大起来,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世界的力量,比起一两个单一的应用,要广泛伟岸的多。

    可在短时间之内的效果,确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基于此,导致了《科学》期刊,近来被一些半懂不懂的人所诟病。

    而在看到廖硕超、刘宇轩这两篇论文后,爱德华忽然有了一个骚想法:“要不,我主动向他们伸一下橄榄枝?不错,我的这个办法挺好,当这两位夏国科学家知道后,一定会乐疯的!”

    说干就干。

    爱德华立马拿出了手机,用自己认证过的推特,发表了几句话。

    提及了今天自己看到的论文,并对廖硕超和刘宇轩赞赏了一番,末了,说这两篇稿子,只要稍微修改一二,再发到《科学》的投稿邮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