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来至建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章 来至建康 (第3/3页)

越没有想到梁津绕来绕去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话是在提醒自己北上抗击胡人是有巨大风险的,而且这风险是来自江东朝廷。

    梁津看了何越一眼,见他满是狐疑之色,笑着解释道:“我生于北地,死在北地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借此提醒你而已,若不是慕容德勒兵琅琊郡使东海告急,朝廷绝不会出兵。百年啊,朝廷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格局,妄图改变者若非如桓温那般执掌大权,必埋骨于北地。”

    何越见梁津说起北伐,忍不住问道:“自从东晋立国之始直到如今有几次北伐?”

    “东晋自立国以来直到如今北伐众多,但是能够大举北伐者而扬名于后世的不过数次,祖逖、庾亮、殷浩、桓温、谢安。然而他们终究功败垂成。”

    何越脸上的肌肉不由地抽动了一下,这些人都是能够数得出来的人,那也就是说还有更多的北伐壮举,但是在百余年的时间里,这么多人北伐没有成功,这其中必然有众多的原因。

    “祖逖未成功是因为江东不支持,庾亮未成功是因为本身才干不足,殷浩未成功是因为手下叛乱,恒温未成功是因为目的不正,谢安为成功是因为病逝。虽然最后他们都功败垂成,却各有自己的原因。”

    何越点点头问道:“如此说来,他们各自有不具备北伐的条件,并非完全是朝廷的失误?”

    梁津刚要回答的时候,船只已经进入京师水道关卡,收住话没有再说下去,弄得何越不上不下郁闷至极。

    虽然梁津并未说出五次北伐失败的原因,但是何越相信这跟朝廷终究是有些关系的。正如梁津所说的那样,江东立国百年五次北伐岂可能在万众一心之下尽皆败北?估计这其中拖后腿的事情不少。

    进入京师之后,何越跟梁津直奔南琅琊郡城,南琅琊郡城是朝廷设置在建康附近的侨郡,安置的是从琅琊郡南迁的士族和百姓,也正是王家在建康的势力城池。

    由于何越跟梁津现在连低级的将官都算不上,只是得谢琰举荐才入京师,能投的地方也就是稍有交情的王家。

    何雁得讯二人前来,早使人在渡口等候,二人一下船便跟着王家人来到来南琅琊郡城。

    南琅琊郡城建在建康北面,周围二十里,城墙高大宽厚是拱卫京师的重要城市。城中原本都是琅琊郡南迁的人,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之后,郡城内的人已经变化了很多,许多跟王家有关的人陆续进入郡城,使得南琅琊郡城成为建康城的延伸部分,繁华非凡。

    郡城内商肆店铺林立,有百货俱全的“大市”,还有纱、谷、盐、花、草和牛马等专门小市。由于王导为江东立国宰相,所以南琅琊郡城不仅占据了京师附近最好的地方,而且在王家家族财力的刺激下成为附近最大的商贸中心,这令两个初来乍到的人不停地四处观望,名副其实的乡下人进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