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六章 重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三十六章 重游 (第2/3页)

撤下剑,但大蒜还是烤糊了。

    她也不遗憾,把大蒜随手往干净的木桌子上一扔,对狄一苇说了一句回头赔你一把渊铁剑,便又去人家锅里翻,果然发现几个冷馒头,便揣在袖子里拿走了。

    心满意足的狄一苇跟在她身后,一边絮絮说着她的渊铁剑要打什么式样,一边悄摸摸地去偷那烤大蒜,想尝尝什么味儿,被头也不回的铁慈精准地打掉爪子。

    铁慈揣了那几个馒头,出门一个拐弯,就是东德子家的房子,反正路线、格局、连房屋的细节都一样,灶里生着火,桌上有六个人的碗筷,仿佛主人一直在,马上就要来吃饭。

    东德子家的厨房是在屋子外搭了个小棚子,铁慈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东德子家门口移栽的大树,这树居然也和当年灵泉村东德子家门口那株差不多品种。

    狄一苇目瞪口呆看见皇帝陛下上了树,然后更加目瞪口呆地看见铁慈三摸两摸,在树上掏出一窝鸟蛋来。

    这种天,哪来的鸟蛋。

    狄一苇有点想不通这个问题,木然看着铁慈揣着鸟蛋进了厨房,灶膛里已经点好了火,铁慈亲自下厨,切了馒头片,打开鸟蛋搅拌,裹在馒头片上,锅底抹油,一一煎了。

    这道菜铁慈没有失手,香气溢出来,狄一苇觉得自己饿了,不过看一眼被端上桌的烤鸟蛋馒头片和烤大蒜,她这回识相地没伸手。

    铁慈做好这菜以后,想了一会,当初慕容翊还用野鸟蛋做成溏心蛋拌调料来着,风味殊绝,不过考虑到溏心蛋的难度,她没有复制。

    慕容翊做过的菜,她勉强最熟悉的是烀大鹅,已三年不食了。

    从厨房窗外向后看去,可以看见后面果然有座小山,小山半山腰隐约有个山洞。

    厨房对面一个窄小的偏屋,屋内什么家具都没有,只有一个树枝铺好的地铺,铁慈盯着那个整整齐齐的地铺看了一阵,狄一苇靠着门边,吞云吐雾间上下打量发黑斑驳的墙壁,粗糙的被褥,啧啧称奇,好一会儿问:“您不会在这铺上睡过吧?”

    铁慈笑笑。

    狄一苇看着那唯一地铺,心想一张床,两个人,这觉睡得……瓜田李下啊。

    还是你们皇帝会玩!

    铁慈又在村子里逛了逛,从李大娘家逛到阿黑家,从牧羊儿家逛到孙娘子家,爬上孙娘子后院墙头,看钓鱼翁经常钓鱼的池塘。

    狄一苇没有兴趣,专心抽烟,偶尔抬头瞥一眼,心想便是复刻,不过是提醒自己物是人非,何益?

    随即她又摇了摇头。

    问世间情为何物,就中更有痴儿女。

    她靠着门,背对着北地盛夏的夜,远处人声鼎沸,近处苍生塔灯火辉煌,明明是很热闹的境地,可不知为何,看着那背影,便不由自主想起许多往事,心中生出许多寥落来。

    仿佛还有人靠在自己的肩,腮边鬓发有微热的呼吸掠过,转瞬渐渐冷去。

    “我恨你没有爱过我。”

    呢喃近在耳侧。

    狄一苇低头抽了一口烟,吐出一口云团似的烟圈,烟圈里她脸色苍白,眼眸濛濛。

    像看见早已被惊破的梦。

    ……

    从灵泉村出来,前方出现一条河。

    河上拱桥如月,河下轻舟来往。

    轻舟之上多是山女,船尾载着各色山货和果子。

    桥上栏杆上插着长长的柔软的树枝,树枝上绑着各色精巧小灯,尾端吊着半串铜钱。

    桥上立着一些人,都戴着面具。

    有人将绑了铜钱的树枝从桥上放下去,舟上的山女便拉住柳条,取下钱串,再将藤条小框装好的野果系在柳条上。

    她们手指纤长,取钱系物的手势便如穿花,月光漏过手指缝隙,柳条上的小灯耀得笑颜生花。

    满桥垂灯,流光如瀑。

    灯染弯桥胭脂红。

    曾经镂刻在多少人美梦之端的那一夜。

    铁慈仰望着那桥,停在了当地,很久。

    就在朝三怀疑她不打算登桥的时候,她终于缓缓上桥。

    狄一苇已经毫无禁忌地当先上桥,饶有兴致地拿起柳枝灯串,去钓底下的船娘。

    船娘却不配合,纷纷娇笑着躲避,还有人嗔笑:“哎呀你个笨手笨脚的,勾到奴家鼻子了!”狄一苇也不生气,玩了一会,靠在桥栏上,东倒西歪地凑到铁慈身边,附耳悄悄道:“都说话了,都是女人,没有那位。”

    铁慈趴在桥栏上,双手合拢,没有拿那柳枝灯串。

    便是景致复刻,桥下河流中真的顺水而来当初的那个船娘,她也不会再抛下柳枝了。

    一味沉湎过往,只意味着对未来已经丧失希望。

    她只向前看。

    她站在桥上,凝视着桥对面那一座酒楼,连当初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