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陈念良前少校 (第2/3页)
,大胜!32辆车,13门大炮歪七拧八,都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以后,我参加远征军,在第八军。到云南保山惠通桥。我军战死8000余人,我当时是预备队,要不,也活不了。
什么?你说什么?你问有没有湖南长沙的记者采访我?
没有,只有你方军一个人。在广州民革小崔、小李的带领下,你第一次来采访我。
在薛岳将军的指挥下,我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军人一起,同武装到牙齿的侵华日军在长沙进行过三次血战。我们中国军队在三次长沙会战中,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三次长沙会战的三年中,咱们中国军队牺牲了接近二十万军人!他们都是我们优秀的炎黄子孙、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
我认为,你这次来,应该是我人生中接受的最后一次访问了。就抗日战争的话题来访问我的,应该只有你了。
我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你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哈哈,我看,不会了。
听了88岁陈念良前少校的一席话,我也笑了。心想:“黄埔军校”也叫“中国陆军中央大学”,这里面毕业的学生当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是人才的话,就应该,不但在几十年前的作战中,以智慧和勇气抗衡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的有生力量;而且,还应该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能推论出:“能前来采访、宣传的可能性、社会性及其历史意义。”
我问他希望得到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章吗?他笑了,慈祥得像我的父辈。
我看着88岁的陈念良老人,忽然想起我的大侄子,他三岁的时候是大舌头。
有一天,我问他:“长大想当科学家吗?”他把手指放进嘴里,哈喇子流出来,回答:“想。”我又问:“想当老师吗?”他乐着回答:“想。”我又问:“想当贪官污吏吗?”他高兴地蹦起来,响亮地回答:“——想!”
我没有办法了,问他:“知道自己吃几个馒头吗?”
他回头向TaMa妈喊:“妈妈,我吃几个馒头哇?我不知道!”
十年来,我坚持采访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
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