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捕狼行动 (第2/3页)
与医生的割股之心有什么关系啊?”
林小琳回答说:“割股之心的意思是这个故事引申来的,自从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引用了‘医生有割股之心’以后,人们把那些拿患者当亲人的好医生称赞是有割股之心的人,一直延续至今。”
郭小杰接着问:“现在的好医生真的不多,他们不割患者的股,不吃患者的肉就不错了。后来呢?”
林小琳说:“后来,晋献公死了,奚齐继位。那年奚齐才13岁。当时天下大乱,晋国更乱。一个13岁的小孩子统治乱世之国谈何容易啊!奚齐继位仅仅一年,就被里克所杀,奚齐死时年仅14岁。奚齐死后,重耳的弟弟夷吾继位,史称晋惠公。
里克是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他能征惯战,是一员猛将。晋惠公继位后,总是害怕自己有一天像奚齐一样被里克杀掉,就先下手为强,派兵包围了里克家,里克被逼自尽身亡。
晋惠公嫉贤妒能,疑心特大。他重用奸人,在位十多年,迫害了许多有识之士。晋惠公死后,重耳在楚国的帮助下,流亡了19年后回国继位,史称晋文公。”
郭小杰感慨地说:“真的很残酷啊!”
林小琳也感慨地说:“是啊,争权夺利的斗争就是这么残酷,根本不分亲疏远近啊!”
郭小杰又问:“后来介子推怎么样了?”
林小琳更加感慨地说:“后来,后来更是惨不忍睹!晋文公继位后,大赏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本来就淡泊名利,没有一点怨言。他怕晋文公想起他时,还会来找他,就和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果然,晋文公终于想起了介子推,就派人去请,介子推已经隐居了。晋文公听说介子推和老母亲隐居绵山,就亲自带人去绵山相请,介子推据不见面。有人给晋文公出主意,让晋文公下令在绵山三面放火,认为介子推为了保护老母亲一定会从没有着火的那一面下山。可是,大火烧了数天,一直到自然熄灭,也不见介子推下山。
大火熄灭后,晋文公在山上一棵大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老母亲已经烧焦了的尸体,母子二人相拥死在大柳树下。当人们移开介子推母子二人的尸体,发现介子推身后有一个树洞,树洞里藏着介子推写给晋文公的一首诗,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君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明白,这是介子推和母亲以身家性命奉劝晋文公,让他做一个清明的君主。晋文公被感动的热泪盈眶,立志不让介子推白死。晋文公还下令,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吃瓜果点心等冷食,并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上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这也是清明节的由来,比屈原投汨罗江自杀早了357年。”
郭小杰感叹说:“好感人的故事啊!”
林小琳说:“是啊,多么感人啊!介子推没有白死,他真的感动了晋文公,使他成了一个清明的君主,成了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并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