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章,刘备计斩杨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3章,刘备计斩杨奉 (第3/3页)

我曹操现在奉了皇上的命令,前去征讨叛逆,为民除害,方今麦熟之际不得已而起兵,望民众勿惊。凡路过麦田者,不论大小将士,一律不得践踏,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四方村民听闻后无不欢欣称颂都纷纷返回田园,在曹操大军经过的村庄道口伏拜而谢。

    一天,曹操的大军行至一麦田,道路狭窄,两边的小麦几乎遮住了道路,将士们都下马用手扶麦而行,没有一个敢践踏小麦的。

    曹操骑马而行,正走着,忽然道旁麦田里惊起了一只斑鸠,曹操所骑的那匹绝影马受到了惊吓,一下子便蹿入麦田之中,践踏了不少小麦。

    曹操急吁住战马,下马牵马而回,看看被战马践踏的麦田,曹操便把行军主薄叫来,道,“我践踏了麦田,违反的军规,请主薄给我定罪。”

    主薄惊道,“丞相是三军统帅,岂可定罪。”

    众将都聚拢过来,抱拳施礼道,“主公不可!”“主公不可!”

    曹操环视着众将,道,“我自己制定的法律如果我不去遵守,怎么可以让别人去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何以能统领三军!”

    说罢,抽剑就要自刎。众将急抓住他的手腕,夏侯渊道,“主公不可!”

    郭嘉道,“主公,自古《春秋》圣典上就有言,法不加于尊,主公身为三军统帅,您若是自戕了谁来统领三军去讨伐敌人?”

    曹操沉吟了片刻,道,“既然《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那我就暂先饶过。”说罢,曹操摘下发冠,以剑割断发髻扔到地上,道,“割发权代头颅。”

    于是,曹操便让兵士以戟挑着自己割下来的那束头发传谕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现割发代首!”

    自此,三军悚然,无不遵守法令,小心翼翼地穿麦地而过,百姓见了无不敬佩,奔走相告,远远跪伏在道旁,为曹军送行。

    且说宛城张绣,早探听到曹操又亲率大军前来攻打,忙率兵五千星夜赶到淯水河边,扎下营帐,占住桥头,以河据险,准备抵挡曹军,不一日,曹操大军尘土飞扬地杀奔而来。先头骑兵部队见张绣引军已扼守桥头,没敢妄动,一会儿曹操率中军赶到。

    曹操见张绣已扼守住对岸桥头便止住部队,将几万大军一字形摆开,数十名战将分列在曹操左右,个个雄壮威武,张绣见了不由倒吸口冷气。

    曹操望见张绣,便高声对张绣喊道,“张将军,今我统十万大军前来,本应踏过淯水河与你决战,可我念及张将军英名,不忍伤了张将军,希望张将军能归降于我,我当重用。现我率军后撤十里,望张将军三思。”曹操说罢便下令撤军,退后十里扎寨。张绣见曹军已撤,便令军队仍坚守桥头,自己与贾诩返回宛城。

    贾诩道,“今曹操提大军而来势在必得,我们无法与之抗衡,不如举众投降,以保全宛城。”

    张绣道,“公言极是,你可速往曹营请降。”

    贾诩来到曹营见过曹操,曹操请贾诩在下侧坐下,曹操便问,“贾文和此来何事?”

    贾诩道,“奉张绣将军之命,前来曹将军营中请降。”

    曹操道,“哦,张绣果真要降我?”

    贾诩道,“千真万确,张绣将军早先就想依附曹公,只是到达南阳时军粮已尽,刘表在当时给提供了粮食及宛城,所以我们才暂先依附了刘表,这也是无奈之举。”

    曹操点头,又问,“刘表坐拥荆州,兵马钱粮俱多,张绣为何不愿依附刘表呢?”

    贾诩道,“曹将军威名远播,志向宏大,是扶危社稷的功臣,非刘表之辈能比,自古良鸟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能归附曹将军实乃明智之举,众望所归。”

    曹操喜道,“文和之言甚是,我看文和满腹韬略,有定国安邦之能,何不留在我营中效力?”

    贾诩道,“我跟随张绣,张绣无不言听计从,待我如知己,不忍舍他而去。”

    曹操道,“贾文和真义士也,好,既然你们真心相投,那我曹操就接受了。”

    贾诩道,“多谢曹将军。”

    曹操道,“今日中午,我在我营中设宴,你回去告诉张绣,让他前来赴宴,以商议归降事宜。”

    “是,曹将军,那我告辞了。”贾诩说完便辞别曹操回宛城而去。

    曹操在大营中大摆酒席,请文武百官都来赴宴,又将典韦叫来,在典韦的耳边吩咐几句,典韦点头而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