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一章 战争背后 (第1/3页)
23军区本部,天空中到处都是往来飞行的攻击飞行器,这些攻击飞行器并不是很大,整个飞行器的形状都被做成了盘子一般大小,直径大约一米五左右,堪堪能够装载激光武器,攻击飞行器都是采取单体操纵的模式,不过他们的驾驶员都是在军区本部的地下层里操纵这些飞行器,这些操纵员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万之数,但相对于达到400万兵源之巨的23军区来说,这数量还是太少了,现代战争中空军的发展已经不再以参战人员的数量和流血的多少来决定胜负,军队走的是兵贵精而不贵多的路线,毕竟不管是人员的寿命还是军队在战争中的折损都确保了空军的兵源。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情况。流血还是战争中不可避免的基调,只是人员的折损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确实是大大减少了。高科技逃生舱还有舆论的导向都是人员折损减少的保证,这一点无论是联邦还是叛军都达成了共识,一旦有某一方进入了逃生舱,那么获胜的一方都不能追击逃生舱。毕竟一场战争打的不仅是战术,人员,科技,打的还是人民战争,民心在哪一方,胜利的就是哪一方,这是基本的常识。
无人驾驶的空中飞行器不论是叛匪还是联邦都普及使用,他们的操纵员由于不用在攻击器上,本身就能够极大幅度地减少造价成本,操纵员也由于置身事外在一场场必死的战争中积累了绝对足够的经验,军队们通常都把他们当作宝贝一般牢牢地护在了整个基地最安全的地方—地下层,那里的飞行员一旦在战争失利时便可以第一时间地钻入逃生舱。
而陆战部队的折损则要严重得多,从人员的比例上就可以看出空军和陆军的折损差别,联邦相比叛军而言具有财力的优势,他们曾经想过多种办法来提升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