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风云 (八)第三个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风云 (八)第三个牛人 (第2/3页)

么干的,反正没人去查DNA。

    顺便说一句,刘胜同志还有一个好儿子,叫做刘屈犛。

    如果你不认识他,那我告诉你,他就是杀了戾太子刘据(他的堂弟)的元凶之一,当时的宰相,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同党。

    如果你不认识刘据、李广利,那也OK,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长子,大将军卫青的外甥、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表兄弟。至于李广利,则是那位倾国倾城(专用名词)的李夫人的弟弟。

    如果你不认识汉武帝、卫青、霍去病,那我……只能说,难为你能坚持看到这里,辛苦了(汗)……

    第二个名号:大汉皇叔;含金量:0%

    说实话,这个名号纯粹是罗贯中先生的一厢情愿。像刘备这样西汉藩王的犯了错的庶子的没落的后代,东汉朝廷的宗正大人是没那个精力记他的辈份的,能搞清是哪位藩王的后代已经不错了,更何况连刘备自己也搞不清楚(不序昭穆),后来当了蜀汉皇帝,想给祖宗立庙都很为难。所以说,刘备可能是皇叔,可能是皇叔爷皇侄子,也可能是******。

    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皇族太多,分不清辈份。比如周代,分封了数百个诸侯国,其中很多都是同姓一族,前几代还好,越到后面辈份越乱套,搞得天子诸侯见面谁都不好意思先开口讲话,怕叫错了辈份。最后干脆统一规定,周天子发扬一下风格,不论辈份,管同姓诸侯一律叫叔父,这才一劳永逸解决了问题。

    我估计刘备的情况也差不多,所以才搞出了皇叔这么个东东。只是苦了罗贯中这个实在人,愣是为了给刘备同志的皇叔名分论证一下(皇帝同姓一族的男性=皇帝的叔父=皇叔),编出了长长的家谱,一不小心还编错了辈份(罗:编这么多名字容易么我,出点纰漏也是可以原谅的么)。

    第三个名号:蜀汉昭烈皇帝;含金量:7%

    说实话,刘备的皇帝名号倒是正宗的,该走的合法程序也走的差不多:各地纷纷领会领导精神,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各种“祥瑞”(就是基因突变的动物、反常的气候现象之类的玩艺),大臣们也又哭又闹说您不当皇帝我们就去陪先帝了,学究们引经据典说您不当皇帝老天都不干,都要降祸百姓。于是刘备同志为了满朝文武的生命,为了黎民百姓的幸福,为了老天爷的面子,舍小我顾大我,以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勉为其难的当了大汉皇帝。

    只可惜全国十三个州,他的蜀汉只占了一个益州(半个荆州被关羽玩丢了),地方还没占全(南中地区处于半独立状态,上庸的孟达同志又参见魏国大皇帝曹丕去了)。这样,含金量就是1/13四舍五也舍约等于7%

    更何况,最关键的合法程序还没走——前任领导根本就没把国家交给他刘备!

    我来把前任领导汉献帝刘协同志在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讲话(其实是曹丕同志的意思)大概复述一下:

    我(朕)有幸生在龙旗下,长在帝王家,可惜我德行浅薄,致使国家大乱。幸亏上天派来了英明神武的曹操同志,帮我把扰乱国家的恐怖分子反革命分子特务工贼阴谋家之流统统消灭。

    万物生长靠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国家治理靠能人。现在我羡慕五帝时代的民主制度,准备推举现任魏王、相国,已故老一代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曹操同志的嫡长子、著名文艺理论家曹丕同志来做我的接班人!(什么?差额选举?不用这么复杂了。)

    曹丕照例还要说些诸如自己还年轻(34岁),以前主抓退休老干部工作(五官中郎将)和文体工作(个人爱好),现在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怕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之类的话,几番推辞下来,还是表示愿意和各位同志一起努力,为把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而奋斗终身(当然是终身,你还想让我下台不成?)。

    当然,国家已经不叫大汉了,改名叫大魏。

    整段讲话里压根就没提“大汉皇叔”刘备同志一个字!

    这叫刘备好个郁闷!

    政权已经平稳过渡了,国家也有新领导人了,怎么办?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是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

    你曹丕不是走合法程序搞平稳过渡么?我就说你非法,爱咋咋地!

    于是,刘备集团发言人诸葛孔明先生(不好意思,先出场客串一下)一脸悲痛:大家知道么?皇帝大人其实已经被曹丕那狗贼害死了,那个什么政权交接根本就是假的!

    为了让真的看起来假些,把假的搞成真的,刘备还煞有其事的率文武百官在成都为刘协同志举办了隆重葬礼,弄了个木头人搞遗体告别,最后还给他安了个谥号——“汉孝愍皇帝”。

    我不知道当了新王朝客卿山阳公的刘协同志会怎么想,不过肯定相当不爽:

    “我说叔父大人,我还没死那!”

    折腾完后,问题又出现了,既然前任领导被害死,又没留下什么话来,那国家的新领导怎么办呢?

    于是在事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