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第三十八章 焚书坑儒,反叛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卷第三十八章 焚书坑儒,反叛四起 (第2/3页)



    建州叛乱平息,粮道通畅。

    按照《大明律》,耶律殇将发起叛乱地人,连同其家人,全部处死,主犯之人株连十族。本来,按照《大明律》,原建州知州等儒士叛乱是要罪加三等的,按律当处以凌迟,株连十族,其家所在周围的一千步距离之内的人家全部都得连坐,不过,天子刚刚颁布了《焚书坑儒令》,对这些儒生则有另外的刑罚。

    《焚书坑儒令》一经颁布,举国哗然。

    大明的百姓不是原汉人奴隶就是归化地各部落之民,若非大明十年如一日的大兴教育,这些人连字都不识几个,可是大明的教育教的是什么?法家学问、墨家学问、农家学问……诸子百家,只要其经典现在还有流传的,在大明的公共学堂里都能学到,独独在中原只手遮天的儒家学问大明朝一个字一本书都不教。《大明律》明文规定,抄录、印刷、贩卖《论语》等儒家典籍为非法,传播儒学更是禁忌。儒学,在大明朝是禁忌之学。

    十年如一日的禁儒,自然,整个大明地儒家势力被压缩到几乎消亡,天子下令焚书坑儒,自然不会有百姓反对,始皇帝下令焚书坑儒,结果被那些儒生骂了一千多年,那些吃饱撑着的腐儒更是硬生生将“暴君”的名头安到始皇帝头上,可今日的大明天子这么做却不会被大明国民骂,只因为,大明没有儒生。《焚书坑儒令》一经颁布,这“举国哗然”中的“举国”指的是辽国,辽国虽然灭亡在即,但毕竟还没有真正灭亡,辽国被汉化百年。其儒家势力一点都不比中原的儒家势力弱----可以说,天子下令焚书坑儒,焚地是辽国地儒家经典,坑地是辽国的儒生。

    就如同始皇帝那时候一样,那些儒生自然不会束手待毙,纷纷勾连发起叛乱,随着《焚书坑儒令》地颁布,明军新占领的辽国州府的叛乱更多也更激烈了。

    高丽。现在叫朝鲜 美女老板的贴身男秘燃文,朝鲜也是以儒治国的,不过自李资谦发起叛乱灭了高丽之后,朝鲜地一切制度体系都向大明看齐,大明依法治国,朝鲜也废儒兴法。不过跟大明不一样,林靖文是在一片废墟,或者是一片空白的辽东建立的大明朝。他是在一片白纸上书写文章。林靖文大兴法家,自然不会遇到多少阻力。可朝鲜不一样,李资谦可是在一张原本就满是字的纸张上书写文章,他要废儒兴法自然难上许多,朝鲜的法家是已经崛起,但儒家势力依然很大。现在大明天子下令焚书坑儒。作为属国,朝鲜自然也是要跟着做的,李资谦按照天子谕令下令焚书坑儒,受到朝鲜举国儒生的反对,甚至也有叛乱发生。不过这正好,那些儒生掌握的势力可不小,灭了那些儒生,朝鲜王室地权位会更稳固。李资谦一声令下。朝鲜军队四处,扑灭叛乱地同时,到处抓捕儒生,李资谦更是借着执行天子诏令的机会大肆排除异己以巩固自己的权位。

    耽罗和日本就不多说了,这两个地方的文明比较落后,对大明朝又是忠心不二,大明怎么说它们就怎么做。

    重点还是辽国。

    百万明军,除了围困大定府的二十余万人之外。其余尽七十万兵马纷纷调动。对叛乱坚决镇压,同时。明军严格地执行了天子的诏令,穷搜天下,四处抓捕儒生查抄儒家典籍,焚书坑儒!有杀错没放过,只要是跟儒学沾边地,不管参与没参与到叛乱,明军是抓到就杀。

    如此大事,郑皇后就在奉天京,自然是听说了,大骇,大明天子这么做不是在逼那些儒生造反么?他就想不明白了,虽然大明天子素有残暴知名,但以郑皇后所见,这位天子残暴是有的,但也不愧为一代圣君,可逼人造反又哪里是圣君所为?她就想不明白了。

    不过还好,大明是有报纸存在的。

    说起报纸,林靖文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林靖文虽然想办报纸,但以朝廷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