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王师 (第2/3页)
将道。
陈兰眉头紧锁,摩挲着下巴胡茬,“好!撤!不过——”
众人正欲行动,却又被气突然中断的话定住了。
“我们不向南,我们想西撤!”
因为向南,会碰到纪灵将军,碰上纪灵,结果如何,不难想象。
定然是再度要他们加入,来迎战敌军。
“报——”
“敌军快杀到了!骑兵逃回营了!”
陈兰听罢,当即一挥手,“撤!”
陈兰不仅带领本部人马撤了,而且逃回来的荀正所部骑兵,也多有跟随,一同向西逃去。
吕布与夏侯惇杀到营前,只见营寨空空如也。
“夏侯将军,依布看来,舒县浓烟滚滚,我等还是先援舒县,莫要再理会这些杂碎了!”吕布道。
“吕将军所言甚是,我等正为援它而来,走!”
夏侯惇再看一眼袁术营地,转向舒城。
这时,陆康恰好来到北门,向外眺望,见远方隐约有兵马离开大营。
“看来袁军,这是真的撤了。”
身后突然想起郡丞许董的声音。
“诶?西门战事结束了?”陆康问道。
“原本城头岌岌可危,然袁军突然鸣金了,我正怪呢,便去东门寻府君,守军告知我府君在北门,我便寻来了。”许董道。
“许君且看!”陆康指着袁军大营。
许董上前眺望,确如陆康所言,突然,他又看见一队骑兵,正朝北门而来。
“府君,快看!有敌来袭!”许董惊道。
陆康定睛一看,果然有一支兵马。
“难道是袁军诈败?然后趁机偷袭?”陆康质疑,但随后想到不可能,如此作为,代价也太大了些。
攻城城头,那是多少士兵用血换来的,岂能说撤就撤。
两人稍作等待,直到三将到达城下。
吕布与夏侯将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吕布表情淡漠,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厮杀我行,说话别叫我。
夏侯惇则给了夏侯渊一个肯定而鼓励的眼神:我也不会说话,妙才,你口才好,你来!
夏侯渊只好再引马上前数步,朝城头喊道:“请陆康太守一见!”
陆康看着他们打的旗号,已经隐隐猜到来人身份,只是心中不解,为何曹孟德麾下的夏侯将军,会来到此地。
难道曹操也庐江亦有图谋?
但陆康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庐江郡在扬州,而曹操是兖州牧,中间还隔着一个豫州呢。
陆康上前数步,将上本身露出城垛。
“在下庐江太守陆康,不知将军前来,所谓何事?”
夏侯渊仰头看着,“我主曹操受冠军上将军,渤海王之命,驰援庐江,如今所率步军尚在途中,不日便至!”
冠军上将军,渤海王,刘擎!
陆康一听这个名字,没由头的鼻子一酸,两眼泛红起来。
作为忠实的大汉朝廷支持者,陆康自然与前扬州刺史巴祗是一路人,两人不仅是扬州同僚,更是立场一致的密友。
巴祗的想法,他自然是清楚的,然而,巴祗未等到刘擎王师驾临,便遭陈温迫害身死,扬州基业,也尽数被其所夺。
如今,在陈温和袁氏再度勾连,妄图霸占庐江之际,王师终于来了。
“使君,王师终至,庐江郡有救了!”陆康突然朝天呼喝,在场的,也只有郡丞许董听的明白。
陆康言辞凄冷,声音带着无尽悲情,似要将庐江现状,告知巴祗在天之灵。
见了此番景象,许董也眼睛酸涩,似有东西要夺眶而出。
夏侯渊不明所以的看着城头,听着什么“庐江有救”之类的话。
嗯,确实有救了,不过太守是不是太过于激动了?
陆康自知失态,挽袖拭去眼角的泪豆,朝着夏侯渊作揖,“有劳诸位将军,还请入城叙事!”
城门徐徐打开,三人各自带着几名属兵,进入舒城。
傍晚时分,曹操与陈宫至。
血色残阳打在城头,曹操目睹城下惨状,城墙下是尚未及时处理的袁术军尸体,依旧有不少处火焰在烧,浓烟将墙体炙烤出一段段熏黑。
城门处,陆康与三将并立,迎接曹操与陈宫。
“曹使君不辞辛劳,挽救舒县于危难,下官仅代表舒县全城百姓,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