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刘擎躺枪,渤海王位被占 (第3/3页)
别是董太后一派,气得不轻,但皇后懿旨并非儿戏,所以他们还是耐着性子听到了最后。
然后爆发了激烈的“讨论”。
董重与杨彪自然是反对的最凶的,这就好比谈判的双方,尚未达成协议,突然有一方单方面宣布了结果。
这不是不讲武德,这简直就是不顾廉耻。
不过看着董太后与董重一派气得不轻,何皇后觉得这封诏书,就算不生效,也令她很爽。
“皇后,新君事关大汉社稷,尚需从长计议,臣请皇后,收回诏命。”杨彪率先表态。
随后一帮跟从者,纷纷跟随请求皇后收回成命。
倒是董太后与董重,毫无回应,显然还没从何皇后的卑劣手段中回过神来。
“大汉社稷之根本,便是要遵循祖宗礼法,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废长立幼,终至招来灾祸,反对的各位大臣,有谁家是立幼子的?”
袁隗一问,百官顿时噤声,正如他所说,其实所有人心中,皆是忌讳废长立幼的。
“废长立幼,并非不可,立君要立贤立德,皇子协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气度,此乃上天赐先帝之真命天子,先帝对之亦十分喜爱,此事天下皆知,若非陛下突然薨逝,必会行废长立幼之举!”杨彪针锋相对道。
袁隗:“司空消息好灵通,本官在朝数十年,从未听闻过,从未听闻过陛下有此意。”
杨彪:“袁太傅年事已高,未曾听说,亦是寻常,故先帝委你太傅以养老,将太尉重任,交予张太尉。”
“杨文先!尔敢!”袁绍突然出头,不过被袁隗一个眼神,使退了。
袁绍退了,群臣议论却没退,一时嘈杂又起,而且议论的主题,似乎又跑偏了。
所以又是毫无建树的一天,而且伴随着满无休止的廷议,双方都开始意识到——
廷议是不会有结果的!
权力争夺尚会刀兵相见,何况是为了帝位!
袁隗不急,因为根据董卓回信,他已经抓到大鱼了,再有两日,能可回雒阳。
原本袁隗还想着拖一拖,没想到何皇后今日朝堂上弄出了这一出,直接将辩论变成了争论。
袁隗不由得想:这手法,是何皇后自己想出来的吗?
这个女人什么时候有这脑子了?
另一边,历来气度不错的董太后,今日被气得不轻,回宫后还摔了一只平日里十分喜爱的玉碗,并将那种心疼与惋惜化作对何皇后的恨意。
在她看来,何皇后之举动,已经是挑衅了。
散朝之后,董重与杨彪直接被董太后哦叫上,商量对策。
“太后,事到如今,以廷议胜出,已再无可能,有袁氏在,实难达成共识,看来,此事唯有倚仗骠骑将军了。”杨彪道。
“早该如此!看我率军围住长秋宫之时,她还要不要刘辩上位!”董重道。
“那此时宜早不宜迟,不如就在今夜行事,大事必成!”杨彪提议道。
董重似是而非的点着点,没有说话,显然是看太后意见。
“这何氏气煞我也,今夜切莫动手,我欲以牙还牙,拟一太后诏书,明日朝上宣读!”董太后说着,双肩依然一耸一耸,显然还未消气。
“太后,大局为重。”杨彪提醒道。
“不差这一日,袁氏既然以我作对,动不了袁隗,我还动不了袁绍么,那何氏欲挑拨我与刘擎,我便同行此事,封刘辩为渤海王,再令袁绍为渤海太守,两人一起去看海吧!”董太后道。
“太后不可!”杨彪直接反驳,“我与刘擎在颍川有过交往,此子身怀大器,胸有大志,且用兵入神,作战之时常身先士卒,曾以百余骑击溃波才数万大军,当场将其斩杀,如今公子戍边雁门,身负守疆重任,万万不可吃罪,只有何氏这等无知女子,才会招惹刘擎,不过,袁绍为渤海太守,倒是可取!”
封国与郡守,历来是独立的,渤海太守,并不与刘擎相冲,只是名字膈应人。
以袁氏去恶心刘擎,令刘擎厌恶袁氏,这倒是杨彪喜闻乐见的。
昔日在颍川,杨彪可是亲眼见过刘擎杀敌的,颍川家族争相拉拢的情景,真是叫人难忘,他杨氏,如何能错过结交此等人才。
“那刘辩,该封何处?”董太后问。
杨彪冷笑一声:“便封弘农王吧,由臣之家族,来招待他。”
……
(求推荐票、月票)
第八十章 刘擎躺枪,渤海王位被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