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大衰退的真正图谋(1) (第2/2页)
际银行家们的调度之下,美国人民的黄金成了稳定德国货币的救生圈。
第二步棋轮到英国银行家大展拳脚了。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潜艇在大西洋的频繁袭击,英国运送黄金的船只无法出港,导致了英格兰银行不得不宣布暂时停止黄金兑换,英镑的金本位已名存实亡。
1924年,后来名震英仑的丘吉尔就任英国财政大臣。对金融事务完全没有感觉的丘吉尔在伦敦银行家的鼓噪之下准备恢复金本位,理由是必须捍卫英镑在世界金融领域绝对的权威地位。1925年5月13日,英国通过了金本位法案(GoldStandardAct)。当时英国的国力经过战争的剧烈消耗早已严重受损,其经济实力已远逊于新兴的美国,甚至在欧洲也已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强行恢复金本位势必导致英镑坚挺,严重打击本已日益丧失竞争力的英国出口贸易,同时还会造成国内物价下降,工资缩水,失业率大幅上升等经济后果。
这时,一代宗师凯恩斯横空出世了。凯恩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曾担任英国财政部的代表,他坚决反对对德国的严厉条款,并不惜以辞职来抗议。他力主废除金本位,与伦敦的银行家势力形成水火不容的态势。在英国政府调查金本位的可行性的麦克米兰委员会上,凯恩斯慷慨激昂,痛陈金本位的弊端,在他看来,黄金只是“野蛮的遗迹”,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英格兰银行的诺曼也不示弱,坚称金本位对于诚实的银行家是不可或缺的,无论英国的负担有多重,无论多少行业严重受损,不然何以体现伦敦金融城银行家的超级信誉。英国人民被弄糊涂了。和美国的情况一样,伦敦银行家在人民当中也是名誉不佳,既然是银行家支持的,想必是不好的,而猛烈抨击银行家的观点,应该是向着人民的。
这才是戏的精彩部分。
来历很不简单的凯恩斯扮演了为民请命的角色,而银行家们则以黄金卫道士的形象出现,这出双簧演得出神入化,舆论和民心就这样被轻松地操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