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无所有·报应啊 (第2/3页)
,更是减产了将近一半。
不过,收成再不好,该做的活却是一样都不能少,所以家家户户也跟往年麦收一样,忙得脚不沾地。
当初和刘方氏分家的时候,刘方氏把一亩多的好地都分走了,刘栓柱分到手的只有一小块二等地和两块三等地。
刘方氏分走的好地,因为土质肥沃,离水源也近,所以今年的收成还不错,远远看去,金灿灿的一大片。
刘方氏地里的麦子长的好,成熟的也早,是村子里最早开镰的地块。
别看刘方氏平时对刘栓柱坚挑鼻子竖挑眼,是百般看不顺眼,可是收麦子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刘栓柱。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她除了刘栓柱,她也没啥人可找了。
自打上回刘栓根和刘张氏吵了一架后,刘栓根就越发不回家了,哪一天回家了,基本上都是因为身上没钱了,回家是想踅磨点钱拿走。
自已家找不到钱了,他就厚着脸皮问刘方氏要,刘方氏哪里肯给他钱,往往都是骂上一顿,然后把他赶出去。
刘栓根一次两次的都从刘方氏这里拿不到钱,他心里就有些生气,后来刘方氏又骂他时,他就发了狠话,说以后他再也不管刘方氏了。
其实刘栓根平时就没怎么管过刘方氏,他这回说的不管,是指刘方氏百年以后,他不会为刘方氏打幡。
当地的风俗,老人离世的时候,都是长子打幡,要是长子不给打幡,那说明当老人的肯定是做了啥亏心事,惹怒了长子,所以长子才不给打幡。
这种情况一般是很少的,因为老人和长子之间,不管有多大的矛盾,都不会在打幡这件事上起啥争执,要不然可是要被人笑话的。
更何况逝者为大,人都已经走了,不管以前有啥矛盾,随着老人的过世,这矛盾也该烟消云散了。
所以当刘栓根说出以后不管刘方氏这种话以后,刘方氏心里是又气又担心,可是她再气再担心,她也没有给刘栓根拿钱,因为对她来说,还是钱更重要一点。
刘栓根不回家,刘张氏现在对她是爱搭不理的,刘栓旺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刘杨氏呢,自家那一点地都忙得焦头烂额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