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0章:南洋叛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00章:南洋叛乱 (第2/3页)

不错的大礼包了,最起码能够极大的提升陆航部队与空军的运输能力。

    “黑虎”中型坦克就一款薄皮馅大的玩意,除了安装了一门105毫米火炮之外,就是造价低,机动性比较强。

    在综合战斗力方面,完全无法与大明陆军装备的“虎”-4型(原型豹II)主战坦克相提并论。

    大明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在吉隆坡、新加坡、棉兰、班达亚齐、雅加达、坤甸等地都部署了至少一个坦克营。

    事发地附近的战区拥有三个装备“虎”-4型主战坦克的坦克营与六个装备“豹”-2型(原型TAM)中型坦克的坦克营。

    昊菁皇帝给战区各部的要求就是——当天领命且当天行动!

    黄廷所指挥的舰队最多四天便可抵达战场,在此之前,苏门答腊岛及附近的驻军务必全力遏制土著叛军的进攻。

    假设当地土著的大礼包与朱慈烺手里的捷克大礼包的召唤武器时间一样的话,那么其头目在“创业”初始阶段,每天也只能召唤出十辆坦克以及各种装甲车辆。

    这对大明王师几乎没太大的威胁,即使对方努力攒一周的坦克,最后也还得被大明王师直接拍死。

    反而是每月一次的舰队模式极其危险,一次就是一整支舰队,所以绝对不能让某只土著活到下个月……

    在巴东及周边地区叛乱的土著们也没想到明军反应如此之快,巴罗·苏罗萨以为明军主力都被澳州的敌人给吸引过去了。

    他的部队便可以在东印度群岛攻城略地了,然而这种顺风顺水的情况就坚持了三天,然后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苏罗萨的舰队都在明打威海峡地区作战,也就是位于苏门答腊岛以西的海域。

    可明军是从苏门答腊岛以东打过来的,这就意味着他的海军根本掩护不了陆军和空军。

    除非对方打到海边了,不然就是瞪眼没辙,或许只能发射反舰导弹来打击对方了。

    宝贵的反舰导弹打一枚就少一枚,苏罗萨还想用这些宝贝来击溃明军舰队的进攻呢。

    叛军还妄图迅速夺取占碑,可在正面战场上,“黑虎”中型坦克远不是虎式坦克的对手。

    前者在两公里开外就被后者一炮开瓢,当众展示了飞炮塔的旷世绝技……

    不到四十吨的“黑虎”就是为低强度的武装冲突而研发出来的武器,根本就应付不了高强度对决。

    “小独角犀”轮式突击炮的攻防能力还不如“黑虎”坦克,“豹”式一炮就能将其打个透心凉。

    在损失了十余辆主战装备之后,意识到情况不妙的上万叛军不得不坐着皮卡往回跑。

    这里面只有五百多苏罗萨的士兵,其余都是选择投机下注的土著,打算进城捞一把。

    随着大队人马的败退,他们又遭到了明军攻击机、武装直升机、空中炮艇的追杀。

    损失了上百辆皮卡与重型卡车,人员伤亡高达上千人,真正体会到了“逃亡之旅”的含义。

    支援占碑战场的六架AC-235空中炮艇机则全部被“狈”式中程防空系统(导弹最大射程四十公里)击落。

    “狈”式中程防空系统不算太先进,但打这种空中笨猪是毫无问题的。

    此时叛军没有战斗机且防空火力不强的致命弱点就彻底暴露出来了,所有飞行器都会遭到明军的暴打。

    在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之后,明军出动“王鹫”式战斗机、“剪尾鸢”攻击机、空中炮艇机对叛军的装甲车辆持续狂轰滥炸。

    参与围剿澳州叛军的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主力在两天内,便从澳州南部转场到了爪哇岛西部与马来半岛南部的诸多机场。

    不论是地面目标还是海面目标,只要对方防空火力孱弱,那就是大明飞行员们最为喜欢的猎物……

    大家也不会虚报战果,凡是摧毁的目标,都会当场拍照留念,不光能捞到战功和奖金,还是一个很好的饭桌吹嘘素材!

    尤其是摧毁战舰之后,目标所冒出的浓烟在万米高空都清晰可见,这种“人文景观”在照片上是非常清楚的。

    开战第一周,叛军的四艘“望加锡”级船坞登陆舰与八艘“宾图尼港”级坦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