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79章:六字推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79章:六字推荐 (第3/3页)

市面上销售或转手的都是第二版,定价三千两,实际成交价翻倍。

    有多抢手呢?

    据说已经有人开始雇佣江湖上的飞贼,专门去大户人家里偷书……

    既然如此,某太子就决定印刷第三版,反正不打辫子,闲着也是闲着。

    《关外秘史》文字版已经出到了第二十部,一本就是一部。

    这次某太子就打算把二十部全都变成相册版,一本三百两,二十本就是六千两。

    在从倭人手里赚了一笔钱之后,开动照相机的本钱就有了。

    由于总成本暴涨,五百套的印刷成本便高达两百万两。

    尝过甜头的商贾们闻讯之后直接下订,加上文臣武将,包括甩锅爹和郑芝龙的那部分,总订单已经超过了七百套。

    某太子相信这绝对不是最后的销售总数,应该会破千。

    毕竟大明境内,满口仁义道德的“君子”何其多呀……

    举个例子,连刘宗周都下订了,生怕抢不着,还得多花钱从别人手里买。

    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大衍圣公还托人订了二十套,名义是捐资御敌!

    自己喜闻乐见,还能顺便赚钱,这买卖当然人人都愿意做。

    连柳如是与顾横波联手开办的波是贸易公司,都有这项代理业务。

    转手一卖,一本就能进账上千,甚至数千两银子,两位美女当然不会错过这等好事。

    某太子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干脆把刘宗周搬出来,请这位大儒写推荐,就放在本书的第一页上,代价就是免费送他一套。

    老奸巨猾的家伙看到六千两的定价,就写了六个字的推荐!

    好!甚好!非常好!——刘宗周

    在京城这口大染缸里厮混多时,老刘头也学会了耍滑头。

    不过人家的口碑摆在那,说六个字值六千两,也不会有几个人会反对。

    老刘头白得一套,又自掏腰包买下了一套,回头转手一卖,几千两银子就落袋了。

    甩锅爹下了一百套订单,估计看到这套书的定价之后,多半会咋舌不已。

    江南商贾多半都被收拾地服服帖帖的了,到底忠心与否,看看买不买书就知道了。

    这就是一群韭菜,而且是不差钱的韭菜,一年收割一次,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本书的作者吴伟业,此前每本书至少能得到一千两银子的稿费。

    二十本便是两万两,出了相册版之后,三次合计又落袋了上万两。

    顺便还白得了三套书,何其快哉呀!

    吴伟业现在已经搬到了斥资五千两买下的宅院里,不过干地还是老本行。

    除了不能写真名,害怕被狗鞑子细作弄死之外,剩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光是小妾就纳了三个,家里电话、马桶、沙发一应俱全,顿顿大鱼大肉都可以。

    为了能够增加自己写书的灵感,新纳的小妾还不是扬州瘦马,而是高头大马!

    某太子对于老吴头怎么生活,并不感兴趣,只要能按时上交稿件就行了。

    写书犹如修铁路,都是大项目,必须从长计议。

    在工部与铁路兵的努力下,目前顺天府境内的铁路已经全线贯通了。

    正在建造的是宣府镇至大同段,预计三年之内完工。

    等出关之后,铁路反倒好修了,因为地势平坦,少有山川河流阻挡。

    预计在五年之内,从京城到矿区的铁路就能开始运营了。

    京城出产的各种商品与矿区的矿石与牛羊,都能通过铁路进行运输。

    某太子计划再用五年时间,也就是一六四八至一六五三年,将铁路修到天山脚下。

    这样就可以彻底控制西域的东部地区,改变哈密卫目前被动挨打的状况。

    不能让李自成与柴时华两路反贼在天山脚下站稳脚跟,变成第二个葛尔丹就坏了。

    葛尔丹貌似是明年出生,那俩货过去之后,葛尔丹能否如期出示都两说了。

    树下无树,有李自成在西域,葛尔丹想成为一代枭雄,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东方要是没有康鸡、雍鸡、葛尔丹,西方没有拿破仑,那未来就更有意思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