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2章:崇祯大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42章:崇祯大悦 (第2/3页)

率部尽快抵达畿辅。

    用七千人给京城解围,朝野自然是不看好的……

    鉴于太子监国之后的所作所为,文臣们当然希望这位年纪不大便仿效夏桀商纣的太子死于乱兵之中。

    然后众人便可上奏崇祯皇帝,立田贵妃所生的五皇子为太子了,这样才算是最为明智之举。

    贸然提及废黜太子便是动瑶国本了,此乃大忌,当年便是因为此事而闹得不可开交,至今还令朝野上下难以忘怀。

    心里想归想,但谁也不会将此事说出口。一旦说出口,没人会施以援手,只能自己认倒霉。

    将来北边那位登基大宝,只怕江南的商贾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为了银子,也要抗拒到底,不过时间还有很多,暂时无须着急。

    于是,南都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皇帝不想让太子死,大臣们却刚好相反。

    但实际情况是七千人马是不可能给京城解围的,哪怕都是勇卫营都做不到。

    这里面更别说还掺杂了大量颓废不堪的南都守军了,这些人根本就不想打仗,畏敌如虎。

    崇祯急得都吃不下饭,尽管田贵妃已经好生安抚过多次了,可崇祯依然感到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京城若是被东虏攻占,王师再想夺回来,那就千难万难了。

    畿辅一丢,辽西的人马还能继续坚守么?

    万一这部分守军再归降了东虏,那还得了?

    想来想去,崇祯又下一道命令,将固守凤阳的兵力再调去一些。

    凑个一万人,已经算是崇祯竭尽所能了,再多的话就力有不殆了。

    “皇爷!京城!打赢了!”

    “啊?当真?”

    “此为战报!”

    崇祯从椅子上腾地一下蹿起来,直勾勾地抽着高宇顺,完全不相信这则消息。

    东虏不是很强么?

    屡次打败王师,此番焉能被那逆子所败?

    为了鉴别消息真伪,崇祯急忙打开战报,逐字开始阅览。

    这份战报出自东宫秉笔太监李继周之手,换成那逆子,只怕字迹便不堪入目了。

    上面写的非常详尽,从东虏出兵至东虏败退,按照时间顺序,将来龙去脉介绍地清清楚楚。

    “好!好!甚好!”

    鉴于那逆子虽然言行恶劣,品德不端,但少说妄语,崇祯对此战报上的内容倒是信了五成。

    唯一的偏差就是居然能够毙敌数万,这也太多了吧?

    连祖大寿乃至袁崇焕都不敢拿出如此战果,是不是过于夸大其实了?

    按照常理,若想毙敌三万,只怕王师得出动三十万兵马,甚至更多方可做到。

    京城守军林林总总加起来不过十万,那逆子就凭借这点人,还能毙敌三万有余……

    若是毙敌三千四,兴许努努力还能办到。

    可是上面言及战果近三万四千人,虽说包括了不少归降东虏的仆从,也有些难以置信。

    兴许是包括了那些包衣奴才了,也只能如此才算合理了。

    鉴于畿辅已经自行解围,崇祯也不打算跟那逆子斤斤计较了。

    反正又无需自己掏钱犒赏三军将士,既然能取得大胜,便随他折腾去好了。

    三万四!

    此乃泼天之功!

    自己该做点甚子呢?

    要不要先去祭祖?

    起码要禀明自己的祖父、父亲、皇兄,毕竟在万历年间,东虏便已然发兵叛乱了。

    “皇爷,还有照片佐证!”

    高宇顺又呈上来一堆沉甸甸的照片,因为都是铜板相纸,而且是事先装裱过的。

    对于上面狰狞无比的东虏尸体乃至首级,崇祯倒是不害怕,反而大为满意。

    这才是他想看到的内容,只有东虏死,大明才会好起来。

    东虏死的越多,大明才会越好!

    在这方面,父子二人倒是早就达成了供识……

    “甚好!大明中兴有望矣!”

    崇祯看后便已然信了七八分了,虽说没有实物,譬如俘虏送来,但又照片为凭,便是最好的证据了。

    不光是拍了死人的照片,还有一些活人的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