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诸葛亮封王事件—2 (第3/3页)
枪使还这么开心,要担当大任还需敲打敲打啊!”
收到陈到交来的劝进书我没有立即召开朝议,而是命各地的太守安排自己手上的事务之后齐集长安,在大汉的古都上进行一次大祭祀。祭告先人汉室的后人再一次夺回了他们的皇城。大约过了半个月诸葛亮要被封王的事情传遍了大江南北,曹魏与东吴密切的关注这一事情的进展。等各地太守赶到后,劝我封诸葛亮为王的奏折收的七七八八后我终于决定在大祭的前一天举行大朝议。在各地递上来的奏折中李严对封诸葛亮为王十分支持,整本奏折全是对诸葛亮的赞美之词。而廖立依旧不解风情当蜀汉举国上书要求封诸葛亮为王时,他一人上言反对。在他的万言书中尽呈封王的坏处。我在他的奏折中批复此事皆是朕的注意。无任何阴谋!然后将奏折发回给他。
大朝议由黄皓那公鸭嗓喊的一句:“蜀国大朝,有本启奏,无事退朝!”等众位大臣三呼万岁后,丞相府长史李丰上前通报此次战役的得失,李丰说道:“此次我军战役出动本国军队三十四万、两万御林军、彝族军队十万,共四十六万大军。在这次战役中我方总共死伤十一万三千人,抚恤所需物资折合白银八十七万两。加上自愿加入我军的魏国降卒与陛下在凉州收服的豪门私军、还有羌族的归顺后加入的军队我国实力并没有下降,目前可用之兵将近五十万。除去老兵退役,回调兵地镇守的士兵,目前我军实际可用的军队为三十六万,其中有十五万为羌族与彝族借来的军队。此次战役将我国储藏六年的老底全部消耗干净,国库的粮草就连支持二十万大军远征一个月的量都不够,还有要承担从荆北移民八十万人口口粮以及支付给吴国的五十万担的粮食,估计把这批移民在交州安定下来刚好把国库掏空。还有铁矿的储量严重不足,现在半数的冶炼坊已经因为缺少原料而停工。目前库存的箭枝只有一百二十万支,有三分之一已经存放到了潼关,还有三分之一存于长安,剩余的在与吴国相对的前线。此次魏国的赔款扣除需要补贴的地方还剩黄金十万两、白银一百万两。”听完李丰这个管家的汇报之后我苦笑的对堂下的大臣们说:“看来丞相停战的举措是对的!我们见好就收以至于我们不那么亏本,打了这么一场大战才发现自己的家当只剩这么一点了,兵者凶器也,用之不祥看来古人的话还是有些见地的,要是士兵们吃不饱哪还有力气打战了?粮食?真的很难办啊!”“陛下,粮草一事不急,等自由贸易区成立后,我们便可在自由贸易区以高价收购粮食,老臣认为凭蜀国的财力应该可以买够消耗的粮食。”
“远水救不了近火啊,丞相!”我忧心的说。黄皓站出来说:”陛下我们还有粮食,以前奴才布置的那些手段因为丞相的所向披靡没有起什么大作用,这些日子奴才经过一番筹措弄到手的粮食有三百万担,够大军吃上半年的。”我夸奖黄皓说:“好,不愧是朕的心腹之人,好样的朕会重重的赏你的!”说道赏赐我话锋一卷,先让黄皓抱着一堆奏折出来,我对诸葛亮说:“丞相是这次战役一顶一的功臣,你看有这么多人上书要求朕封赏你!你说朕该赏你些什么了?”诸葛亮谦逊的说:“这都是做臣子的本分,老臣不敢居功!”我对诸葛亮说:“不赏怎么行了,那会寒了将士们的心,赐个朕的公主给丞相的儿子,嗯不行,先帝将我的妹子嫁给了丞相的养子,再嫁一位公主入府辈分可就乱套了,朕还是应大家所请封丞相为汉中王。”接着我叫黄皓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诸葛亮劳苦功高,今封为汉中王,汉中一切事务任凭汉中王处置。钦此!”诸葛亮听完圣旨后并没有接旨,我对群臣喊道:“都给朕跪下,跪倒汉中王答应为止!”群臣依照我的号令跪下请求诸葛亮接受圣旨,僵持一炷香的时间后,诸葛亮说道:“裂土封王的危害从高祖就开始了,因此有了白马之盟。既然陛下抬爱,老臣就放肆一回。若是陛下将圣旨改为老臣为汉中王食邑汉中,汉中一切事务由朝廷决断,若是汉中王横加干涉废除封号!”我同意了诸葛亮的说法,对他说:“就按丞相说的办,就封个虚的汉中王吧!明日大祭上朕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宣布这个决定,到那时汉中王可不要再矫情让朕下不了台了。”老臣明白!”“诸葛亮回答说。我对群臣说:“今天就到这吧,各位回府斋戒明日祭祀,祭祀由谯周主持。黄皓将汉中王的全部行头给汉中王送去,明日真要看到一个神采奕奕的汉中王!”“奴才明白!”黄皓回答说。接着黄皓对群臣喊道:“散朝!”群臣匆忙往临时的住所赶,以期养精蓄锐明日在祭祀上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