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金都之旅 四 (第2/3页)
一边,好奇地望着李思业,灯光下李思业见二人皆目光清澈,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由生了几分好感。
李蹊急喝住二人,指着其中稍矮的道:“这矮壮敦实的,便是犬子李哲!”又喝道:“孽障!你还不过来见过客人,他便是你们在太学里整日争议的山东路总管李思业。”
二人听说他便是李思业,眼中皆流露出惊讶之色,他们万万没想到,传说中的山东匪首,竟然和自己年纪相仿,而且还如此温文尔雅,犹豫一下,李哲才上前勉强施礼道:“太学生李哲,见过李总管。”
李思业见他行礼勉强,便知他们平时对自己的议论决非好话,便笑道:“你们素日所想的李思业是什么样子?吃生肉,杀人不眨眼么?”
“那倒不是!”李哲挺直腰来,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思业道:“李总管爱惜百姓,重视官学,什么都好,但大节上却亏了一些,明明是宋人,却降了金国。”
“畜生!你在说什么!”李蹊一声暴喝,手指着儿子,浑身颤抖地骂道:“李总管是为父请来的贵客,你竟敢如此无礼!还不快跪下赔罪。”
李哲却脖子挺得硬直,大声道:“孩儿所言句句是实,青天朗朗,难道也要绝人于口吗?”
“反了!反了!”李蹊气得眼睛充血,捡过一根木棍,嫌轻,又扔掉,眼光四处寻睃,李思业见了不禁好笑道:“丞相何必动怒,公子敢说实话,这是好事。”他摸出一块晶莹碧透的玉佩,递过去道:“这是我攻下中都所得,就凭你敢说实话的勇气,我特赠于你。
李哲一仰头,毫不理睬,旁边的年轻公子却笑笑接过道:“我倒认为李总管降宋降金乃是小节,心怀天下才是大义,这玉佩高古,待我换些米粮去赈济灾民。”
李思业见他从容自然,神情毫不作伪,心中暗暗奇之,便问李蹊道:“此公子何人?”
李蹊见他不恼自己儿子,这才微微放下心来,遂答道:“这位公子是我金国理学泰斗赵复的得意门生,今年刚中了进士,姓郝名经字伯常,潞州人,为犬子好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