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百年大计(上) (第2/3页)
上了新做的衣服。
试枪场就设在益都的小校场内,离李思业的总管府略远了一些,乘轿需要一刻钟的时间,吃罢早饭李思业便出门了,他并没有走大路,而是从府旁的一条小路穿插过去,从这里走要近一半的路程,他一直在想在妻子的话,自娶了赵菡后,他的前世心结便解了,也不再象从前那样刻意把自己yu望锁住,但他确实还不能适应一夫多妻制,不过他也知道,即到了古代,他的不合群只能让人怪异。
约行了两里路,便经过了一处市场,早上买菜的人很多,沿路一字摆开了很长的摊子,各种新鲜的蔬菜青白红绿,还挂着清晨的露珠,市场内人声嘈杂,热闹非常,李思业的官轿在拥挤的人流中穿行,虽然没有前后举牌敲锣的吆喝,但左右护卫的一百多骑亲兵,其慑人的气势已足以让百姓纷纷让路不迭。
突然,李思业在一个肉摊旁边看到了一个深绿色的铁皮箱子,用一根粗大的铁链栓在一棵大树上,这种绿皮铁箱是他设计用于捐助官学的箱子,几乎每所官学旁都有一个。“难道这里也有官学不成?”李思业忖道。“停轿!”他一声喝叫,轿子稳稳的停了下来。
李思业左右寻找,终于在一个巨大的破伞后发现一扇虚掩的小门,推门进去,坐在那里歪头酣睡的门房顿时被惊醒,虽不认识李思业,但见他身后跟着一群兵爷爷,个个凶横得紧,他不敢怠慢,立刻弯腰迎了上来:“这位爷,这里是官学。”李思业却没有理他,透过他的笑脸向后看去,东倒西歪的三、四间屋子,似乎很上了一把年纪,灰白色的山墙已经大片剥落,露出里面褚色的泥土来,几张肮脏的破帘子挂在那里当做是门,院子很小,小得仅够两只猫在这里打架,这时,一阵朗朗地读书声迎风送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李思业倒吸了一口冷气,连连后退两步,若不是读书声,他万万不敢相信这破烂如斯的地方竟然是官学,一个比偏远山村小学还要破烂的地方,一回头命令四宝道:“去!把周学正叫来。”
一刻钟后,山东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