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投资独立厂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章 投资独立厂牌 (第2/3页)



    像李杰这样,既没有花钱,又没有跑音乐节的,放在高度商业化的阿美莉卡,几乎很难出头。

    不过。

    老美那边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现在是赚英镑,赚日元,赚马克,花RMB,随便挣一点,那点钱就够他们一家用了。

    对比其他华语歌手,他是用麻袋装钱,既不用到处跑,又不用跟个复读机一样不停地复读。

    赚的还比他们多。

    “来吧,来吧,相约九八

    来吧,来吧,相约一九九八

    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

    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心相约,心相约……”

    春节过后,王霏和娜英在春晚上唱的那首《相约1998》火遍大江南北,之前在港台地区走红的王霏,也因为今年春晚,第一次大规模破圈。

    彻底打响在内地的名气。

    而她的丈夫窦威,最近几年反而‘销声匿迹’,这么说也不太合适,窦威现在已经走上另外一条路。

    专攻实验音乐。

    类型跟《无问》、《新世纪》类似,不过,他走的是完全自我表达。

    能够对上脑电波的人,那是好好好。

    对不上?

    什么玩意?

    相约98火了之后,三里屯也火了。

    98和酒吧是谐音,那边天天都在放‘相约酒吧’。

    涩涩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跟艳玉沾了边,很多男性都往酒吧赶。

    后世,丽江能火,跟这两个字也息息相关。

    很多人都向往着意外的相遇。

    实际上,相遇有没有?

    有?

    酒吧里有很多,只是需要付费,如果想白票,要么长的帅,要么不差钱,浑身都散发着金钱的属性。

    这类人通常也不缺女人。

    三里屯火了对摇滚圈来说是一件好事,很多从迷笛音乐学校出来的新人,多少能接到一点活。

    迷笛音乐学校是1993年成立的一家‘现代’音乐学校,现代这个词在圈里是特指摇滚乐。

    二十多年后,迷笛的官方介绍仍是国内第一家现代音乐学校。

    后世大名鼎鼎的迷笛音乐节,就是迷笛音乐学校的母公司创办的摇滚音乐节。

    迷笛和摩登天空创办的草莓音乐节,并称为国内前二的音乐节,前者更偏好另类摇滚。

    后者更加商业化。

    双方都孵化出不少乐队,比如痛仰、杭天、万能青年旅店、新裤子、逃跑计划、回春丹等等乐队,都是从两家音乐节走出去的乐队。

    不过。

    摩登天空的创办时间要比迷笛更晚一点。

    这不。

    清醒乐队的主唱沈黎挥找钱找到了李杰这里,毕竟,摇滚圈的人,谁不知道‘周利军’?

    平生不识周利军,纵论摇滚也枉然。

    没办法。

    周利军太出名,音乐太叼,太能挣钱了,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李杰每年的版税收入是多少。

    但90年代的资讯封闭,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封闭。

    只要有渠道,及时了解到国外的一手资讯并不是特别难。

    李杰的三张专辑在日本卖的那么火,唱片圈的人谁不知道?

    推测一下,每年怎么着也能赚个几百万。

    所以。

    沈黎挥来了。

    清醒乐队,人如其名,他们不再玩‘愤怒’、‘反抗’的那一套,他们更倾向于拥抱市场。

    走个人化表达。

    走流行摇滚。

    但办一家独立的厂牌并不容易,华纳、索尼、百代等主流唱片公司根本不愿意投资。

    刚消停没两年,谁敢投啊?

    万一再有人闹出什么动静,爆什么典,又是一刀切一片,到时候所有的投入不是打水漂了?

    越大的唱片公司,规矩越多,而且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要向董事会负责。

    “所以,你想要多少投资?”

    听完沈黎挥规划,李杰没有废话,直接问钱。

    如此爽快,令沈黎挥愣了。

    这意思是成了?

    那么简单?

    之前,他甚至做好了失败,乃至刁难的准备。

    因为这笔投资怎么看都像是亏本生意,就摇滚乐现在这半死不活的样子,哪有地方赚钱?

    半晌,沈黎挥竖起一根手指头。

    “一千万?”

    李杰眉头一挑。

    “不,不,一百万就够了。”

    沈黎挥连连摇头。

    一千万?

    他又没疯,怎么可能要那么多钱?

    一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