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二七章 凯旋归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二七章 凯旋归来 (第2/3页)

给咱们送来了。”站在一旁性格活泼的书梅插嘴道。

    “哼,你二哥可不会白送,大哥我可是给他打了欠条的,咱们啊接下来几年都要帮他打工了。”董书同说道。

    他现在也是债多不压身。东华名义上欠华夏的债务已经有两千多万华元。

    按照东华的财政收入,至少要还上十几年,毕竟东华每年还要产生大量的开支。

    “能卖给咱们就不错了,那些欧罗巴人现在不仅不跟我们做生意了,甚至还不卖军火给咱们。书同,你要记着咱们二弟的好,还要让东华上下都知道谁是咱们的兄弟。”

    珠穆现在做的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促进东华华人与殷地安人的融合。

    她下达了命令要求那些寡居的殷地安女子只要年龄合适,就必须要嫁人。

    还要求所有的殷地安孩子必须要到学校去学习三年。

    殷地安人自然是没有学校的,这些孩子上的是东华华人的学校,他们进入学校之后学习的也是汉语。

    殷地安人文化比较原始,珠穆能够接受让殷地安人学习华夏文化。

    当初白人统治这里的时候,也是要求殷地安人学习白人的文化。

    甚至是还强制他们信奉白人的宗教。

    现在珠穆只是让他们学习汉话和汉字而已。

    殷地安人基本上恢复了他们之前的宗教信仰。

    而那些祭祀都是珠穆派下去的,他们会帮助地方上的官府管理殷地安人。

    因为之前将波利威亚的殷地安人很多都给迁移到了东华。

    所以,现在东华境内的殷地安人的数量要比华人多上很多。

    但是华人多是青壮,他们是军队、官府的主力。

    殷地安人,大部分从事最基础的农业和畜牧业。

    华人则开办农场,经营矿山。

    还有原本白人留下的一些制造业的工厂也基本上是华人在经营。

    商业同样也是主要由华人在做。

    ……

    港口上的舷梯搭到了如同小山一般的战舰之上。舰上的官兵在聂大华的带领下依次走了下来。

    港口上的鼓乐声响器,汉人和殷地安人女子穿着华服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海军官兵们看着着热闹的场面都觉得这几个月的辛苦航行值得了。

    “聂将军,辛苦了。”董书同上去跟聂大华打了一个招呼。

    作为董家船队出来的人,聂大华自然是认识董书同的。

    “不辛苦,终于是将舰队带回来。”聂大华说完,在董书同的带领下又去向女王珠穆行礼。

    晚上,东华王国在力马为这些海军官兵举行了盛大的舞会。

    说是舞会,也可以说是一场相亲会。

    大部分的官兵都是单身汉,而他们也好都憋了几个月了,这个时候他们只要看到个女人,就会有感觉。

    董书同要是能够给他们安排好另一半的事情,自然就能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东华王国。

    聂大华则跟董书同等东华的高层一起关起门来商讨接下来的大计。

    董书同已经当众宣布册封聂大华为靖海伯,他在身份上同东华路军的总参谋长,实际上的陆军统帅田方齐名。

    田方之前也已经被册封为克虏伯。

    两个伯爵是目前东华爵位最高的二人了。

    另外还有一些殷地安大部落的酋长被封为伯爵,但是那都只是为了收他们的权利而已。

    殷地安人在白人统治时期都还是保持着部落统治。

    部落的酋长实际上就是一个殷地安族群的最高长官。

    东华建立之后,珠穆自然是要逐步收了他们的权力的。

    要不然这些部落留在东华的内部就是安全隐患。

    尤其是现在东华王国外部的形式非常的严峻。

    王国一定要将内部的安全隐患完全地消除掉才能集中精力对付外敌。

    依靠殷地安人的政治智慧,顶多就是将这些酋长请过来喝酒,然后埋伏下刀斧手,统统都砍死。

    但是现在的东华王国的大脑是一帮地道的汉人。

    咱们华人历史上削权的办法多了去了。

    什么“推恩令”,那都是比较慢的了。

    想快一点,又不丢了脸皮的还可以“杯酒释兵权”、“明升暗降”……

    就殷地安部落的那些酋长最后被卖了,还得感恩戴德呢。

    原本的蜜卢总统府,现在成了东华女王的行宫。

    但是里面的格局和装饰家具都还没有怎么办。

    东华现在还在靠着借钱过日子。

    董书同和珠穆也都是那种持家过日子的人。

    他们的王宫和行宫都是用原来现成的。

    这座行宫里有一间小会议室,装饰得还算豪华。

    红木的会议桌,地上是厚厚的羊驼毛地毯。

    田方、聂大华、马春、董峰等主要大臣,包括蔡启明都在当场。

    马春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