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〇章 一炮群灭敌将(求票!) (第3/3页)
大臣听到汗王这么说,在心中吐槽,自己这边的大炮还真是摆设。
至于那些守城将领,那是他们自己作死,哪里不能开会,非要聚集到城门楼上,难道都是喜欢那种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感觉吗?
心中想归想,他还是说道:“回汗王,敌人的火炮的射程极远,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守城的将军们当时刚好在城门楼观察敌人的阵地部署。谁知道远处的敌人火炮突然开火,所有的炮弹都射向了城门楼。”
“根据城墙上的士兵报告,敌人的火炮看起来不大,但是威力惊人,射击距离、精度都比我们的火炮强得多。还有,他们使用的都是爆破弹。每一枚炮弹爆炸都是地动山摇。”
这个不需要这个大臣汇报,刚才阿里汗在王宫中已经感受到了,他还派出了自己的亲卫前去查探,只是亲位还没回来,这名臣下就先一步过来向自己回报了。
就在刚刚,爆炸发生的时候,阿里汗专门看了一下时间,刚好满了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外面的华夏军队不是开玩笑,他们是真的跟浩罕开战了。
“去将国相和大臣们都招到宫里头来。”阿里汗吩咐道,现在只能盼望着援军能够及时赶来了。
从今天的轰炸看来,这些华夏人完全可以用他们的火炮将城墙给炸了。
不一会儿,那些阿里汗手下的大臣都匆匆地赶到王宫,他们大部分都在自己的衙署之中,所以来的非常快。
现在都到这个时候了,谁还敢回家去啊。
“汗王,为今之计只能寄希望于援军,不过城内也要加紧动员,光是一万多的守城兵丁远远不够。”老国相率先说道。要是浩罕汗国没了,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臣、贵族肯定是最先倒霉的。
除非有人提前站队站到了敌人的阵营之中。但是此时大战才刚刚开始,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冒险站队的。
当然阿里汗本人是没有选择站队的资格的,但是他手下的大臣有啊。
为什么阿里汗不从一开始就动员城内的百姓守城?
因为一旦那样的话很多城内的大臣和大家族就会拥有军权,。要是这些人有了异心,让家族的人出面抢了城门,或者是做出其他里应外合的事情,那么浩罕城就危险了。
“国相,动员的事情等下再说,刚才城墙上来报,守城的将领在城门楼上被炸,损失惨重,城墙上的士兵没有人指挥不行。
“萨尔达则将军,要不由你去负责守卫城墙,现在你先去恢复城墙上的指挥,缺失的军官从副将中提拔。”阿里汗看向大厅里一位浩罕汗国的老将说到道。
复兴军的炮击,让浩罕城中好多人去掉了“副”字。
值得庆幸的是,各个城墙的主官去开会的时候,都指派了自己手下的副将临时指挥手下。
要不然就刚才的一轮炮击,城墙上非得乱了套不可。
“遵命,汗王。”老将军躬身回道。
本来他已经退居二线,没想到现在城中当家的将领被人家群灭了。只能由自己去挂这个帅了。
不过这老将军本身就是浩罕汗国的贵族出身,关键时候,他还是支持阿里汗的。
解决了军队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动员城内青壮的事情。
阿里汗最终还是同意在城内征集青壮,只是暂时青壮先不负责城墙上的守卫。
敌人的火炮厉害,现在要考虑城墙被攻破之后的事情了。
有人建议在城内修建街垒,这个建议被阿里汗采纳。
刚好让这些组织起来的青壮去修建、守卫城内的防御工事。
接下来就是城内的储粮问题,浩罕城是一座商业城市,城内的粮食储备还是比较多的。
但是这些,粮食大都在商人的手中。
“国相,你带人去封锁城内的粮行,先将粮食控制起来。”
“汗王,这样可能会引起商人的反抗,还有百姓的恐慌。”老国相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知道这些城内的粮行虽然都是商人的开的,但是其背后都有各大家族的背景。
阿里汗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都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了,哪怕是商人也要为国家无私地奉献。
“你带上兵丁一起去,如果有人胆敢反抗,立即抓进大牢关押起来。现在所有的人都要为守住浩罕城而努力。”阿里汗摆了摆手说道。
底下的大臣中有些人的脸色微变。他们中就有人投资了城内的粮行。
现在汗王竟然直接就要接管粮行,连跟大家商量一下都不行,至少要谈谈补偿的事情啊。
他们不知道,复兴军在城外的作为,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毫无条件地支持阿里汗的。
相对于城内的粮行,城外的庄园才是他们的根本啊!
ps:第一天上班好冷清啊,很多人显然都是准备休息到十一号。大学生读者们,你们学校解封了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