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子·春待人 (第2/3页)
。
参天的银杏树下,一个身着青蓝色上裳的女子瞧着女孩走来,微笑了。这女子三十四五岁年纪,眉眼柔和,中等身挑儿,满身的书卷气质,端庄高华;口音中带着些江南的吴侬软腔,更显娴雅动人。
女孩走近了,她笑道:“才要你作首词,偏就跑的这样快。”
女孩道:“先生莫怪云儿。原是那海风不好,吹走了云儿的帕子,适才去拾的,并非有意。”说着将丝帕递了过来让女子察看。
她接过丝帕瞧了两眼,屈膝坐下,将它铺在了如茵的碧草上。四色的花儿,映着绿草,更显娇艳。
云儿也便坐下,与先生一同细细品赏起来。
半晌,先生抬头道:“方才那首词只作了半阙,现下补上下半吧。”
云儿也便抬头,想起了跑开前的半阙词。那词牌名是“春待人”,全名为“春待人•日夜”。
碧空剔透琉璃羌,飞思凌苍越穹。志高云等闲,溥气扶望。决巅以眺众生——盛景,盛世,日昂扬。
先生未曾置评,只叫她完成下半阙。她跑了这一遭回来,却似被近海的微风吹掉了些豪迈,长长的睫毛有些飘忽,一双明眸微含幻梦,朱唇轻启,下阙便一气呵成了。
银风扬起玉阶霜,浮梦点滴琳琅。神跃星莫及,斓光流长。对烛何羡伯牙——影翩,意翩,月柔肠。
师徒二人沉默了一会儿。云儿用手拈起了丝帕,置于膝头,静静地看着,以掩饰内心的不安。下月就要进宫选秀了,可怎么跟先生说才好呢?三年来,名为师徒,我们已似母女了。一入宫门,怕是再难相见……
先生亦有些惆怅的向海天相接处望去。下月就要离开云儿了,可怎么跟她说才好呢?苏州,离京城何止百万里……
数年的朝夕相处,两人心中都不愿离开对方,然而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想着先生平日的好,再想离别后必将思念非常,云儿热泪盈眶了。然而她心知先生平素教自己坚强,默默转头擦干了泪,仍去看帕子。
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